第73章 泾阳来信

  12月的新疆,外面一片白雪皑皑。

  从乌鲁木齐往南看,被大雪覆盖的天山山脉美不胜收。

  “幸亏现在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啊,要不然怎么会有这样的美景!”

  楚辰看到窗外的美景,勾起他对后世的思念。

  不知道后世那个世界,是不是还真正存在。

  那些他爱的和爱他的人,都还好不好。

  “辰哥,你刚才说什么?”

  杨天寿一边将当地的传统美食,手抓羊肉不停的往嘴里塞,一边向楚辰询问。

  “哈哈哈,没什么。天寿,你这吃相可是一点没变,当初在泾阳县衙的牢房里,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就是这副吃相!”

  杨天寿并没有因为楚辰的调侃,放下手中美味的羊肉。

  “辰哥,你俩在监狱时候是什么样子,快给大家讲讲!”

  方伯韬等人不停在旁撺掇,楚辰便将在泾阳的遭遇讲了出来。

  “哈哈哈,那知县也够倒霉的,碰到你俩,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屋内洋溢着一种轻松的氛围。

  这是前锋营士兵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楚辰便带着方伯韬和各位哨长聚个餐。

  此时距离玛纳斯之战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月。

  12月的新疆已经开始变冷,西征军将士也进入了相对平静的一段时期,可是前锋营的将士并不是这样。

  他们在楚辰的鞭策下,每周要操练六天,每天晚上还要上课。

  不过此时已经不是楚辰亲自上课了,在之前的左哨中挑选了很多小老师,正是在家就识字,然后又经历了长时间楚辰夜校教育的人。

  不是楚辰偷懒,实在是人数太多了。

  就在一个月之前,左宗棠向朝廷的奏报得到了朝廷的批复。

  慈禧看到大捷的战报,欣喜异常,不但全部同意了左宗棠的提议,还对很多有功之人做了奖赏。

  楚辰就在其中。

  也是慈禧为了刺激李鸿章的缘故,将楚辰的“洋务”成效大加赞扬。

  于是楚辰便从四品都司升级成了从三品游击,实现了从官到将的转变。

  到了游击,就可以被称为游击将军了,虽然只是个杂牌将军。

  晚清时期官员的级别并没有后世那么严格。

  从玛纳斯之战就可以看出,很多提督、总兵、统领,不管是八旗还是绿营,普遍有点通货膨胀的感觉,高阶官职并不值钱。

  严格来说提督是从一品,掌管一省的绿营兵。

  可是后期由于人数太多,出现很多记名提督之类的人物,但是手下统领的士兵并没有多少。

  楚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快速提拔的。

  毕竟现在是家天下的社会,慈禧想给谁,就给谁。

  一个杂牌将军,在慈禧眼中,狗屁不是。

  可在楚辰身上,却不是这样。

  因为左宗棠对金顺的部队进行了裁撤,由32营裁撤为20营。

  多出来的12营,去除掉老弱病残,还有将近5000人被收编到刘锦堂的部队。

  于是刘锦堂各部又扩编了。

  楚辰的前锋营由于作战勇猛,被重点照顾,分到了六百人,人数猛增到一千五百人。

  要知道,平时左宗棠的楚军一个营也就五百人,前锋营现在的人员相当于三个营。

  为便于指挥,楚辰将前锋营改名为自强军。

  在前锋营的基础上,扩编为两个营十个连,楚辰既是自强军的首领,同时继续担任一营的营官,方伯韬担任二营营官。每个连还是150人。

  营内部继续前锋营的配备,一个侦察哨,三个步兵哨,一个炮兵哨。

  新补位四个哨长,分别是宋勇、孙九灵、江山涛、赵义勇,都是之前在左哨就担任队长的人物。

  当当当……

  正在十几人正在争抢着火锅内的肥肉时,不合时宜的敲门声响起。

  “谁啊!”

  楚辰一脸懊恼,没有抢过杨天寿,这厮放在后世绝对是妥妥的吃货!

  “楚将军,好久不见啊!”

  来人正是安文忠,天津富商,也就是三千货郎满天山的领头人。

  “哎呀,安老板,好久不见啊。对了上次你和马老板一起买的马啊,兄弟们都很满意。”

  “是啊安老板,你们送来的马匹可是既有力量又有速度,真不错。”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自身的感受。

  “来,坐下一起吃点!”楚辰边拉着安文忠坐下,边继续询问:“今天来我这儿不知所为何事啊?”

  “哦,你不说我都差点忘了,这不是泾阳有你的两封信,托我带给你的。”安文忠一脸的暧昧之色,还朝楚辰使了两个眼神。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