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想走想留

  和楚辰亲昵像一家人一样的李莲英,还是像模像样的宣读了圣旨。

  鉴于楚辰有功,朝廷赏赐楚辰巴鲁图称号,以福建水师提督加兵部尚书衔,兼领福建巡抚,总览福建、宝岛和琉球军政大事。

  同时赏赐金银若干。

  福建水师陆战队兵力缩减到三万人以内,军舰按照每年最多一艘,其余不得新增。

  宣旨完毕后,李莲英便心满意足的离去了,连慈禧嘱咐的让他看一看楚辰的军舰和自强军到底是何模样的要求,都置若罔闻。

  已经耽搁这么多天,而且自己想要拿到的银子已经到手。

  至于其他的,看楚辰这虚弱的样子,还有必要看吗?

  屋内众人见李莲英离开,眼神中都充满了复杂的神色。

  楚辰这几年来可谓是殚精竭虑,特别这一次出使,朝廷旨意中除了一个巴鲁图称号,一个虚的兵部尚书衔,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

  还要裁军!

  丁日昌等人扭过头来,只见楚辰已经从担架上慢慢站了起来。

  楚辰刚才脸上的虚弱模样,已经完全消失。

  只见他眼神中已经满是坚定之色,坐在凳子上思考着什么。

  “辰哥,我们真要裁军?经过这么久的扩军和操练,现在我们自强军已经达到五万兵力,至于分散在各地的民兵和预备役,也已经走上正轨。”

  “可若是现在裁军,那前期的努力,岂不是全都白费了……”

  方伯韬一脸愤恨的样子,眼神中充满了期待,望向楚辰。

  “哈哈哈,伯韬,我问你一个问题。”

  “朝廷他一不给我军饷,二不给我武器,他怎么知道我有多少人?”

  “至于军舰,朝廷不让我造,但是没说不让我替别人造啊,如果琉球、兰芳共和国、吴氏王国需要订购军舰,那我总不能不赚这个钱吧!”

  楚辰脸上充满了轻蔑。

  一分钱不掏,还想让自己乖乖听话,慈禧疯了吧?

  屋内的众人,望着楚辰,回味着楚辰的话。

  楚辰让闲杂人等走出了房间,而后和几个人开始密谋着什么。

  第二日,福建巡抚衙门,通过各种方式向外界放出了消息。

  第一个就是福建将缩减海军陆战队至两万五千人,水师军舰维持在每年下水一艘。

  第二个就是,楚辰病了,而且病的很严重,据说都不能出屋了。除了一些军政高层能看见他之外,几乎没有人能和楚辰接触。

  这是公开的消息。

  在公开的消息之外,福建宝岛内部嗅觉敏感的人都能感觉到异常。

  那就是,福建和宝岛的建设,加速了,设置在罗星山东侧的兵器实验室内,在一种叫做电灯的物品发明之后,变得整日灯火通明……

  军队方面,福建这边明面上的人变少了,但是有很多士兵乘船离开,不知去了何处。

  舰队的操演明显增多,宝岛东部海域的炮声,隔三差五就会出现。

  一些钢筋混凝土的炮台,不止出现在沿海和沿江的险要之处,就是在福建与其他省份接壤的关隘之处,也开始逐步出现。

  民政方面,加速荒地开垦,逐步减轻农民的土地税,特别是听到消息,说是如果工商业方面的税收上来之后,将会逐步取消土地税收,无数农民对楚辰感恩戴德。

  基础设施也开始发力,“马卡丹”式铺路方法开始贯穿福建和宝岛,很多关键位置更是开始采用沥青混凝土来浇筑,铁路和电报建设也开始在福建宝岛展开。

  工商业方面,也是飞速发展,特别是楚辰和德国合作开辟了欧洲航线,和柔佛合作开辟了南洋航线之后,更是不断有商船穿梭其间。

  生丝和茶叶制造在周莹的整合之后,开始使用大机器生产,而且严把出口质量,让这两个拳头产品的对外销量,不减反增。

  至于重工业方面的钢铁和矿务,也是加足了马力生产。

  教育方面,基础教育逐步铺开,军政大学对外敞开,受益于楚辰欧洲谈判的偌大名声,各地督抚和其他各省的很多有识之士,开始向军政大学进发。原本想要出国留学的人,转而选择了福建军政大学作为新的学习地点。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福建军政商方面的很多人,陆续都把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家人,接到了福建。

  与此同时,调任吉林帮办军务的罗大春,鉴于俄国人的威胁和东北建设需要,向朝廷奏请的东北开禁政策,获得朝廷的批准。

  被丁戊奇荒折磨了好几年的北方数省,在得知东北有肥沃的土地可以获得之后,开始向东北涌入。

  ……

  三日后,船政衙门更名为水师衙门,正式成为楚辰的办公场所。

  楚辰正在认真看着各个方向的汇报,门外走进两人,气势颇足,满脸气愤。

  “楚大人,这李鸿章太欺负人了,咱们水师正是需要人的时候,他现在想要调人走!”

  大嗓门的舰队总兵吴世忠,刚进门就展开了他的大嗓门,并将手中的一张纸交给了楚辰。

  小主,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