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第394章 老家分地了

第394章 老家分地了

  “呵呵,当然有……”

  楚辰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施里芬两眼放光。

  从步枪供弹系统到迫击炮,从手榴弹到无烟火药,从战列舰到飞艇,在施里芬看来,楚晨身上始终藏着一层面纱。

  他一直都在纳闷,为什么楚辰,可以从一个小小的船政开始,将华夏的工业系统,特别是武器技术方面,超越欧美国家几十年的积累,走到世界前列!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现在楚辰是德国的盟友。

  而自己,马上又要见到更加新式的武器!

  一想到未来德国将要出现的飞艇部队,在法国人和俄国人头顶驰骋,施里芬就心生摇曳。

  “大总统,那咱们就出发吧!”

  施里芬着急的声音,让楚辰微微一笑。

  “呵呵,施里芬局长,稍安勿躁,我想,消息很快就要来了……”

  就在施里芬在纳闷,楚辰在等待什么消息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身材笔挺,动作干练的近卫军1师师长苏定方,快步走来。

  “大帅,成了!”

  “刘铭传的淮军第4镇,已经被71师和我们的近卫师逼上了孟良崮!”

  苏定方兴奋的声音,让楚辰眼前一亮。

  原来,在刘铭传放弃兰山县,向北撤离之时,负责东线的71师和近卫1师,分作东西两路,西路沿费县、蒙阴,东路沿沭河、沂水,凭借快速行军能力,将刘铭传所部,围困在垛庄附近蒙山山系的孟良崮上。

  这也是楚辰在战前所计划的。

  山东战役东线的第一仗,也是最关键的一仗,就是在孟良崮,必须将刘铭传所部歼灭!

  淮军一大主力被歼灭,对淮军,对清廷的打击,不可估量!

  ……

  蒙阴县与兰山县中间,靠近蒙阴县的位置,便是孟良崮,沂蒙七十二崮之一,因北宋名将孟良屯兵于此而得名。

  之所以叫崮,是因为山顶多呈浑圆状、馒头状及桌状,沟谷发育明显,沟谷呈“U”型或“V”型,切割深度200~500米。这种由流水侵蚀而形成的桌状山,便叫崮。

  此种地形,易守难攻!

  在自强军刻意夹击之下,刘铭传只好将疲惫的部队,拉上孟良崮,暂作休整。

  至于是固守待援,还是选择突围,还需要再作考虑。

  奇怪的是,刘铭传所部上山之后,追击的自强军并没有直接进攻,也在山下展开部署,显然是没有速战速决的打算。

  这,让淮军第4镇的官兵,松了口气。

  可是,进攻没有,飞艇和宣传弹对于宣传单的抛洒,却没有停下来。

  尽管刘铭传严令不允许官兵捡拾,并抓紧组织收缴,可是传单的内容,还是扩散开来……

  夜幕来临,一轮圆月高悬空中,皎洁的月光倒映在山下的孟良崮水库的水面上,更显静谧。

  孟良崮山上一处隐蔽的山坳,一个棚的新军,围坐在一起。

  没有人说话,和周围的环境一样静谧。

  白天的战斗和逃跑,让众人筋疲力竭。

  自强军的传单,更是让众人心生震撼。

  “行了,都睡觉吧,明天估计自强军就要攻山了,养足精神,准备战斗!”

  正目刘二牛的声音响起,催促着众人。

  但是在场的人,都没有动弹。

  清廷新军的编制,最底层相当于自强军班一级单位的,叫做棚。

  共有14人,正目1人,副目1人,正兵4人,副兵8人。

  见众人都没有动静,正目刘二牛刚要发火,副目孙正峰的话音,悄然响了起来。

  “牛哥,前些日子,俺家里来信了。说家里分了十二亩地,还……还分了一头牛。”

  孙正峰的话,让刘二牛一愣。

  他和孙正峰,都是安徽籍的士兵,是传统的淮军。

  自从华夏占据了安徽,这两年来,屡屡送来的家信,让他们瞠目结舌。自强军对于百姓的待遇,更是让他们难以相信。

  可是,经过多方印证,那都是事实!

  “正峰,刘将军对咱们不薄,我想了,既然家里一切都好,就算这条命给了刘将军,算是报答他了吧。”

  刘二牛想起刘铭传曾经带他们出生入死的场景,终究还是不愿意,做那逃兵。

  可是孙正峰听完,继续说道:“牛哥,你说的不错,咱们是从安徽就跟着刘将军的。可是小五他们呢?他们可是才被征召三个月的新兵啊!”

  孙正峰口中的小五,正是铭军改编成新军时,在当地,也就是在沂州府招募的新兵。

  可没想到,招募三个月后,就开始了这次战斗。

  刘二牛心中有些着急,于是语气中有些不悦。

 &e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