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须死

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须死

奇这个问题。

  大明军完全有实力将对方完全包围,然后最终消灭,可是戚继光选择了围三缺一。

  戚继光思忖了片刻说道:“我来到北方后,发现北虏的情况和中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些个北虏甚至连俺答汗和土蛮汗都不怎么会用蒙文了,但是倭寇不一样,倭寇必须死。”

  戚继光任用鞑官,但是绝对不会任用倭官。

  鞑官是大明自太祖高皇帝起就有的一种任用,就是招安北虏的部落,将其安置,同样大明也有逃亡到北虏的案例,比如正统十四年的赛因不花,嘉靖年间的雁北地区白莲教教首赵全等等。

  三娘子说的办法,也是个和解的办法。

  都打了两百多年了,大家各有优势,不如参考云南黔国公府事,弄个高度受朝廷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羁縻的地方公府,彼此给个台阶。

  但是倭寇不一样,倭寇必须死,戚继光一辈子都在平倭,若是有人说要用倭官,戚继光一定会上门讨教,询问其究竟,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戚继光一定会将其绑缚到陛下面前,以通倭之罪告诉。

  戚继光的刀是向外的,他对内只能诉诸于皇帝,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做法,不让任何贱儒有离间君臣的机会。

  皇帝如何应对已经给出过答案,他会亲自动手杀人,就是那个笔正陈友仁,污蔑戚继光东征平倭,直接被皇帝亲手给剁了。

  “倭寇必须死。”戚继光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

  戚继光其实可以从很多个角度去论述这个结论,比如从士气凝聚方面。

  嘉靖三十三年八月,倭寇入寇嘉定,参将李逢时、监军许国等,带领六千人前往平倭,大获全胜,嘉定知县阴凤麟,阻拦李逢时杀倭,因为杀俘不祥,二百三十一名倭寇俘虏逃脱,里应外合,导致罗店之战大明大败,蹂践没溺刺杀而死者二千余人,资粮器械悉为贼所有,终夜哭声不绝,因大败剩余三千余众无粮,遂多杀平民之寡发者以冒擒获,劫掠乡野之间,生民哗然,最终败亡。

  自此之后,倭人俘虏一律杀绝,这是血的教训,这是凝聚军兵士气,你若是带兵打仗,俘虏倭人却不杀,也不送到京师解刳院为医学做贡献,那客兵们心气儿就散了,更加玄学一些讲,就是没有了军魂。

  再比如从民心的角度,杀死倭寇在东南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杀尽倭寇日,儿郎还家时,道尽了杀倭的广泛支持,客兵也是有父有母,甚至广西来的狼兵,也是平倭的主力,杀倭的民意基础在大明广泛而坚实。

  再比如从战场进展和结束战争等等角度去论述,戚继光都能说出一堆的道理来,归根到底就一句话,倭寇必须死。

  三娘子在相持阶段,终于上路前往了会宁卫,三娘子不会在会宁卫过夜,见过了土蛮汗之后,就会立刻前往应昌,而后返回老家板升。

  和大明军士气正旺相比,土蛮汗的军兵可谓是士气低落到了极点,一个个都是垂头丧气,但是又有一种古怪的释然感,被戚继光摁着打,好像也许似乎可能,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

  也不是被摁着头打了一天两天,是被戚继光摁着头打了十年了。

  三娘子最先见到了董狐狸,董狐狸的侄子卜哈出已经被斩首示众了,上一次董狐狸在北古口杀了汤克宽,大明皇帝立刻下旨做掉了卜哈出,这就是对等报复。

  董狐狸满脸愁苦的说道:“唉,不瞒夫人,今岁十月,我跟大明京营碰了一下,大败特败,大明军前锋李如松,就李成梁那个莽撞无比的儿子,本来以为李如松会贪功冒进,我设下了天罗地网,结果李如松这厮,也不知怎么转了性,那叫一个难缠。”

  “他掐着我的头,左右摇摆,硬生生的把我的天罗地网给拉扯成了四面漏风,一战,我死了三百骑卒,他伤亡七人。”

  “唉。”

  李如松,是出了名的莽撞,早些年那是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谁都不服谁,速把亥到平虏堡叫阵,叫不出老狐狸李成梁,但是一定能叫出莽夫李如松来,李如松仗着自己的武力,总是胆大包天,不遵将令那是常有的事儿。

  但是这次董狐狸精心筹备,却被李如松狠狠的羞辱了,三千对三千,他死了三百人,李如松带领的先锋步营,伤亡七人。

  董狐狸本来觉得自己能在北古口杀了密云总兵汤克宽,这李如松不说杀了他,旗开得胜,打个胜仗也好鼓舞士气,结果大败而归,不是董狐狸不努力,李如松入京营五年,当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李如松啊,被大明大司马谭纶给揍了,之后就老实多了,这几年在戚帅手下,那自然是非常乖巧,戚帅出了名的军纪严明,他不遵将令,戚帅杀了他,李成梁也只能接受。”三娘子对李如松很有印象,对李如松被谭纶砍了一刀这件事,也有耳闻。

  李如松年富力强,谭纶年老体衰,还一身的病,在皇帝眼里谭纶比瓷娃娃还脆,结果李如松因为轻敌,被自己瞧不起的文人给打的晕头转向,自然变得谨慎了起来。

  现在的李如松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在小规模交战中,董狐狸能打得过李如松才怪。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土蛮汗现在什么想法?”三娘子问起了此行的目的,在见土蛮汗之前,先看看土蛮汗的态度,再见面比较好。

  “他倒是想从大鲜卑山山口西进,但是俺答汗不让啊,他派了两个万人队,在应昌堵住了山口。”董狐狸说出了土蛮汗的顾虑,戚继光显然在赶羊一样的驱赶土蛮汗西进,可土蛮汗也有顾虑,本就是逃窜,结果俺答汗一点也不顾及都是鞑靼人,两个万人队堵住山口。

  站在不同的立场看待一个问题,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俺答汗派遣这两个万人队堵在山口的位置,在俺答汗看来,就是趁机渔翁得利,看看能不能捞点好处,谁优势就帮谁;

  而土蛮汗则认为俺答汗是草原的叛徒,是响应大明朝廷的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