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四百七十三章 陛下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第四百七十三章 陛下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海外总督府,不能要求太高了。

  张居正心心念念的一条鞭法,实际上背弃了朱元璋的五五分成,一条鞭法的计算不算复杂,最终是朝廷75%,地方25%,所以一条鞭法,推广起来,也非常的困难,而且白银不够充足无法支持完全货币税,张居正和皇帝也无路线冲突的情况下,一条鞭法始终未能推行。

  从实物税到货币税,这是大明税制的一大步,大明的税制改革,和历史上的一条鞭法不同,从驰道的钞关抽分局开始。

  “实物运抵松江府在松江府市舶司换成白银后,再分成,吕宋部分会换成货物起运马尼拉。”张学颜补充了细节,吕宋远没有发展到实行货币税的阶段,还是实物,运抵松江府变现,再次起运的不是白银,而是货物。

  利得税之下,要把白银带出去,可是要交五成的利得税。

  “还田。”王崇古说到这个事儿的时候,声音都低了几分,他左右看了看说道:“五大市舶司都设了田亩换船引之事,陛下,臣以为,不宜过早的公卖放领,暂时做官田,招揽无地流民按官田获地租供给水师,只能顶退,不能买卖。”

  “这个顶退是什么意思?”张居正好奇的问道。

  王崇古回答道:“不能买卖,但是种植官田的百姓,也是允许流动的,顶退,就是顶替退走的意思。”

  “如此。”张居正恍然大悟笑了笑,没有过多的讨论,王崇古将奏疏递给了冯保,冯保传递到御前用印。

  所有人一言不发,全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让潘季驯脸上只有茫然,发生了什么?

  只能顶退,不能买卖,就是限制地籍田契流转,这直接来到了还田的第三步额田,就是集体所有,或者说公有,看起来是防止官田因为买卖流转,朝廷损失,但其实是为了一步步的实现还田。

  明公们彼此之间为了还田疏唇枪舌战,甚至变换了几次阵营,都吵的疲倦了,王崇古这语焉不详的只能顶退,不得买卖,廷臣都清楚王崇古的目的是什么,这根本就是偷袭。

  相比较张居正做事光明正大的霸道,王崇古这种人,才必须要提防再提防,稍不留心,就会上当。

  海瑞和潘季驯坐的比较近,小声的解释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潘季驯眼睛瞪大,他对之前的风波有所耳闻,潘季驯真的以为朝廷穷疯了,要把海贸的利益完全掌握在朝廷手里,最后因为反对声浪太大才停止。

  结果事实的真相,居然是这个模样!

  势要豪右盯着海贸那点厚利,王崇古盯着势要豪右的命根子。

  “次辅做事素来如此吗?如此的…如此的足智多谋吗?”潘季驯低声询问着海瑞,他一时间找不到很合适的词,老奸巨猾、诡计多端很合适,但实在是不适合当着面说。

  海瑞想了想点头说道:“素来如此,不过王次辅不是元辅的对手。”

  廷议在争吵中结束,朱翊钧已经对廷议的热闹抱有很大的热情,在廷议之后,朱翊钧专门留下了王崇古和潘季驯,询问了王崇古关于废除贱籍以及市舶司还田事之后,才跟潘季驯交流起绥远诸事。

  王崇古从文华殿离开的时候,脚步极其轻快,这还田疏算是有了具体的章法,虽然还只是蝴蝶小小的扇动了一片翅膀,但火苗已经点燃,还田疏是火苗,田地是可燃物,势要豪右是空气,穷民苦力同样也是空气,对田地的争夺,这场看不见的土地战争已经打响。

  但是王崇古走着走着,忽然站定,眉头紧锁,他意识到了不对劲儿,他越想越不对,右手握拳,用力的打在了左掌上,他脸上露出了不敢置信的神情,不知不觉之中,他又上当了!上了张居正这个家伙的当!

  王崇古气急败坏的走进了文华殿对面的文渊阁内,站在张居正面前,嘴角抽动了下,拳头紧握,青筋若隐若现,带着压制的愤怒低声问道:“张居正,你又阴我!”

  直呼其名的愤怒,王崇古是真的怒火冲天。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坐下说,不要那么大的火气,我又打不过你。”张居正带着和皇帝同款的笑容说道:“王崇古啊,咱们也是老对手了,从隆庆年间闹到了万历十年,这已经十五六年了吧,有合作,有对抗,还有生死之仇。”

  张四维被族诛了,那可是王崇古的亲外甥,张四维死的时候,主少国疑,皇帝是靠着张居正的支持才做到的,没有张居正支持,皇帝和太后,不过是后宫里的孤儿寡母罢了。

  “但唯独这次,我没有坑你。”张居正非常确信的说道。

  “之前说好的,我就是上本《请均田役疏》,具体的执行你来做,这是当着陛下的面儿,你揽下的差事,现在落到了我头上!我在总裁普查丁口、废除贱籍,还有还田,还田啊!你要害我啊!”王崇古攥着拳头,用力的挥舞了几下。

  “你不怕那些狗东西反攻倒算,我怕!你忘了谢迁后人之事了吗?”

  王崇古提及了一件旧事,嘉靖三年,道爷大礼仪之争大获全胜,赶走了杨廷和,但这不代表着道爷就已经完全掌控了朝廷,嘉靖三年到嘉靖六年,朝中反对的声浪一波接着一波,后来道爷没办法,请出了谢迁。

  谢迁谥号文正,成化十一年状元,孝宗、武宗的帝师,算是资历极高的人物,嘉靖皇帝请谢迁入阁就是为了压制文臣们一波接着一波的声浪,谢迁最终入阁,就代表着他支持嘉靖皇帝的大礼仪。

  政治斗争是很残忍的,嘉靖二十六年,谢迁后人被‘倭寇’杀的干干净净,只有次子谢丕远游不在家中身免,这也是朱纨突然巡抚浙江的原因,嘉靖二十五年,刚刚领命巡抚南赣的朱纨,突然得便宜行事的圣旨,巡抚浙江,是道爷想知道究竟,但最后朱纨自杀明志,倭患四起。

  谢迁是谥号文正的首辅,住在余姚县城里的谢迁后人,就这样被登门杀害,余姚县令说是倭寇,说是谢迁后人和倭寇私市,分赃不均招致杀身之祸。

  但王崇古对这件事有自己的看法,通倭通番,王崇古也干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