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六百七十章 尘缘已断,金海尽干

第六百七十章 尘缘已断,金海尽干


  “倭国宝钞能不能换钞,换成大明海外通行宝钞?哪怕是新发行的宝钞。”织田信长询问了另外一种可能性,他之所以思考锁国令,其实也是出于无奈,被迫锁国。

  大明建起了高墙,物理上是对马岛、济州岛、长崎总督府、琉球总督府,而在经济上,则是宝钞,就这两条缰绳,拴在倭国的脖子上,随时都可以让倭国窒息。

  倭国的宝钞是特殊的,是没有蕉麻的,是废纸一堆,不能在海市上直接交易到货物,织田信长希望能够获准,使用大明海外通行宝钞,这样一来,军事上的封锁对经济的影响就会变得很小。

  除了军事封锁、经济封锁外,大明也实质上对倭国完成了外交封锁。

  红毛番在长崎建立了教区,甚至还有九州岛大名希望派遣使者前往泰西,再加上织田信长也曾豢养过传教士,他还有件泰西风格的国王披风,但长崎教区被徐渭、李诚立攻破,而泰西的商船已经数年没有抵达了,顶多抵达长崎,传教士也在相继离去。

  政治、军事、外交、文化都被大明羁縻,这也就罢了,可是这宝钞也让倭国变成了世界孤岛,让织田信长徒叹奈何。

  “这是格外的厚待,他们都用那些个通行宝钞,就很普通,但倭国的就很特殊,物以稀为贵,倭国宝钞更加稳健,不受大明政令的影响。”徐渭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和大明皇帝是一个水平,都是读书人水平。

  长崎谈判总共要维持三天的时间,最终就多项具体事务达成了共识,并且签订了一个共计十二条款的和约。

  长崎谈判,毛利家和安土幕府,算是议和了。

  解决倭国粮食危机的最简单办法,停止战争,只要战争停下,土地就会有人去种植,兵荒马乱对于土地生产的破坏是最为严重的,商贸的繁荣反倒其次。

  所以,长崎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战争方面的。

  双方同意维持战线的基本现状,停止战争行为,为停战期限为三年,恢复生产;双方呼吁所有的大名,停止彼此攻伐,休养生息;双方派遣信使,沟通有无,防止误会和误判,造成更大的战争规模;共同清缴海盗倭寇,保证海路畅通,商船的顺利通行;双方同意,约束手下武士进入城镇,不得随意下乡;

  这五条是关于军事方面,停战不代表着小规模冲突不会继续,保持必要的沟通渠道,防止战略误判就很重要了,而清理海寇、约束武士也都是为了缓解粮食危机。

  而关于经济方面则是:

  在银山进行检地法的试点,毛利家在石见银山进行,而织田信长在生野银山展开试点;

  双方都会力求保证白银开采的有序进行,同时对进出矿山,进行更加严格的约束;

  调拨一部分的粮草应急,供应矿山开采;

  大明提供一笔高达二百万贯的宝钞借款,没有利息,为安定矿山提供部分的资金;

  毛利家开放广岛城(鲤鱼城)、织田家开放大阪港、横滨港,供商船往来;

  在开放的港口给过往船只给予必要的食物、水和柴薪。

  一共十二条,其中最后一条是最有趣的,就是谈判决定:全面实行禁教令,完全驱逐泰西来到倭国的传教士,禁绝泰西教会在倭国的传播。

  这一条不在计划中,是出乎意料的决定。

  织田信长和毛利辉元一见面,对了一下账,发现很多事,居然不是自己做的,但最后屎盆子都扣在了自己的头上,有人居中生事,而仔细一查,发现是泰西的传教士们搞的鬼!

  其中以传教士阿尔卡佐瓦为首这些人,可没少干坏事,甚至还在暗地里鼓噪百姓一揆,矛盾还没激化到一揆的地步,但这些传教士一鼓噪,搞得人心思动,人心惶惶。

  干坏事的人,首先就排除了大明,大明有自己的高道德劣势,大明对倭国的恶意都是明面上的,手段是雷厉风行的,要打击报复也是明着来,根本不屑于玩这些鬼蜮伎俩,而这些传教士们,则是利用宗教凝聚人心这一特点,进行活动。

  这种情况之下,织田信长和毛利辉元决定禁教,驱逐传教士,不允许任何传教士进行传教。

  “不得不说,大明真的是有先见之明,从万历元年起,就禁止了一切形式的传教,任何传教士抵达大明,都会被严密圈禁,防止祸端。”织田信长站在码头上,由衷的对着徐渭说道。

  大明有很多决策,看起来极为保守,但绝对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陛下自然圣明,在大臣们还没意识到这个危害的时候,陛下就已经对海防同知罗拱辰要求,禁绝传教士传教了。”

  “你们二位可是在和约上签了名字,用了印绶,若是这刚出了门,就在长崎海面上打了起来,那不是彼此爽约,而是不给大明面子,定要注意和约履行。”徐渭再次叮嘱了这帮喜欢出尔反尔的倭人,他们出门就打起来,那就不是爽约的问题了。

  关起门来,你们愿意怎么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大明都管不着,但长崎和约既然是在大明作为中间人、担保人和见证人的情况下签订的,大明就会督促、监察和约的履行。

  也不知道陈绳是怎么相信毛利辉元的许诺的,三百万银?陈绳真的把水肥的工艺带到了倭国,毛利辉元也会把所有人知情人杀的一干二净,不留后患。

  信倭人会信守承诺,不如相信老母猪会上树,畏威而不怀德的番夷,根本不知道承诺为何物。

  神谷寿祯发现了石见银山,宗丹和桂寿二人从大明福建搞到了吹灰法冶炼白银,但是最后石见银山不归神谷寿祯而是归了大名们。

  倭国这帮虫豸实在是太过分了,搞得连跑到倭国灭倭的徐渭、孙克毅、李诚立、罗应和都看不下去了。

  大明皇帝在密州停留了大约三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