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三国君王到临淄,演习称臣仪式,而他坐在帝座上,俨然是个天子。
老臣王烛看不过去,劝他不可妄自尊大,结怨邻国。齐湣王睁圆双眼说:
“朕损燕灭宋,辟地千里,败魏袭楚,威加诸侯。鲁、卫尽已称臣,泗上无不恐惧。早晚领兵兼并二周(即东周西周),将九鼎迁到临淄,正式称帝,以号令天下。”
“宋王偃因为骄傲,因而自取灭亡。”王烛苦苦力劝道:“周虽式微,名份凛然。若可吞并,秦、楚二国早就动手,何至今日?大王以发兵为游戏,视战争为等闲。不知战胜则兵骄卒傲,养成讹诈之性;战败则甲破斧缺,损伤国家元气,这对齐国很不利啊!";
”当今至强者,秦也。秦连年征战,无不得意,至今国富兵强,损了哪些元气?";
“富强难恃以为常,骄暴必招亡国恨。”王烛不理太史敖的暗示,直言道:“桀宋骄暴,已为大王诛灭;大王骄暴,又安知不为桀宋之续乎?";
湣王大怒,咆哮道:
”天下诸侯,皆服齐强。寡人不诛人足矣,谁敢诛杀寡人?你竟敢在此胡言乱语,看寡人今日诛你这个老贼!";
眼看滑王又要杀人,田单、太史敖慌忙出面劝阻。
坐在左首的苏秦,一直静观默想着君臣对话。他想不明白的是,为何耿直之臣说话都是直来直去?他们进谏时不是用委婉语言,说得对方心情舒畅乐于接纳,而是用极端词句激怒对方,这种方式如何能教被谏者接受呢?看来这种人再多,也不够让暴君砍杀。
见君臣又吵起来,苏秦起身奏道:
“大王,王烛大夫年老昏庸,又呆板迂腐何必与他计较?不如免其官职,让他退归林下贻养天年,也显得大王仁慈之心。”
湣王觉得苏秦的话中听,就说:
“看在苏先生面上,孤且留他一命。左右逐他出去,永不得再回临淄。“
侍卫们上前挟起王烛,拖了出去。。
”以后有谁再来耳边聒噪,寡人决不轻饶。“滑王警告地说。众臣低垂着头,谁也不敢作声。
齐国境内,异象频传。忽一日,听得轰隆一声,泰山坍塌一半;硕大无朋的巨石,落下来时竟把地面砸成一大窟隆,泉上漫起,形成大湖。忽然地面裂开丈余,地下泉水冲天而起,转眼间便成一条大河
太史敖以为是个进谏的好机会,便鼓起勇气跑进宫来,对滑王说:
”齐境异象环生,怪事迭出,是上天示警于人,大王应该自省、罪己。..... ";
“上天也和寡人一样,要发脾气就发脾气,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愍王瞪眼斥道:“你若再敢蛊惑人心,寡人发起怒来,也降个怪异给你看看如何?";
太史敖吓得拔腿就往宫外逃。
然而,滑王却听从苏秦的建议,释放人质,大赦天下,说这样可以平抑灾厄,安定人心。
田单、太史敖等人都感到可笑,但都不敢进宫谏言。
苏秦送襄安君回燕国后,觉得反齐时机已经成熟,便密修一书,命毕成送往燕都,交给燕昭王。苏秦在密信上说:
”臣离间齐国获得成功,秦、赵、魏、韩、楚五国无不仇恨齐王,齐国已经被彻底孤立,没有哪个国家肯帮助它了。大王可趁此良机进攻齐国,先派两支部队佯攻齐之晋邑和阳城,臣再设法削弱齐军力量,然后联合五国,一举吞灭齐国。.... ";
读罢密信,昭王兴奋不已,对乐毅说:
“寡人忍辱负重,至今已有二十八年。现在齐王骄恣暴虐,上下离心,正是上天灭亡齐国的大好时机。寡人想调集全国的兵马,与齐国拼死一战,不知爱卿以为如何?";
”大王志意既决,微臣敢不效力?“乐毅答道:”然齐国地大人多,士卒能征惯战,若轻易图之,不能置其死命。以臣计之,当与天下诸侯共图之,方可取胜。“
”合诸侯共击之固然好,但恐诸侯各有所图,未必尽如朕意。“”诸侯各有图谋,合之要有先后。“乐毅将自己思谋的方略献给昭王:”燕国比邻赵国,大王若能先与赵国联合,那韩国必定相从。秦王乃贪利之徒,若请赵转说伐齐之利,则秦必从。至于魏国,因相国孟尝君衔恨齐王,若闻燕国伐齐,必劝魏出兵助燕。楚虽恨齐,但表面上仍很友好,齐急必先投楚,将来灭齐者,必楚也。应先合楚,留作他日之用。“”爱卿所议,深得寡人之心。“燕昭王离座,向乐毅纳头便拜:”寡人就将伐齐大事,全权托付爱卿了。“
”臣蒙大王擢于异国,位在上卿,家人、宗族皆食于燕。又蒙大王恩宠有加,正恐难报大恩于万一。今逢此良机,当为大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乐毅慌忙拜谢。
昭王大喜,拨高车驷马,供乐毅乘坐;又搬出黄金白壁、锦缎玉帛,交乐毅作游说之用。
乐毅还与盛庆议定一个攻城方案,然后才登上高车,前往赵、魏、楚、韩游说去了。
与此同时,盛庆率领五万人马,向齐之晋城发起猛烈进攻
4
燕军进攻晋城的消息,由毕成带回来后,苏秦说声知道了,即
去挑选黄金珠宝。
这些宝器,都是上次燕昭王交给苏秦用干行赂、打点的。当时苏秦就给裹安君留了三箱,以备急难时用。剩下七箱,送给齐憨王三箱,夷维、韩珉、公玉丹等人各一箱。余下一箱,现在正派得上用场。
苏秦选了两颗夜明珠、十对白壁,还有百镒黄金,于天黑时,乘着高车,来到夷府拜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