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劝谏

决,心中满是痛苦和挣扎。她想到祖宗辛苦打下的江山,就要在自己手中断送,实在是心有不甘。可一想到如果继续抵抗,可能会带来的可怕后果,又感到无比恐惧。

  肃亲王善耆立刻上前,怒目而视:“袁世凯,你这是何意?非要逼我大清退位不成?我等宗室绝不答应!”其他王公也随声附和,大殿内顿时一片嘈杂。

  袁世凯当即叩首在地,沉吟片刻后说道:“太后,依臣之见,顺应时势,逊位让贤,或许还能为皇室保留一丝体面。”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哗然,守旧的王公大臣们纷纷怒目而视,有人甚至当场跳出来指责袁世凯:“你这是何意?莫非要做那叛主求荣的逆臣贼子!”“太后,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袁世凯见隆裕太后仍在犹豫,继续劝说道,“若是错过了这个时机,等到民军兵临城下,恐怕一切都来不及了。到时候,不仅大清的江山社稷不保,太后和皇上的安危也难以保证啊。”

  袁世凯不慌不忙,缓缓起身,从怀中掏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退位优待条件,呈了上去:“诸位莫要激动,请听我一言。这是我与南方革命党多次周旋争取来的,只要清帝退位,皇室不仅可保留尊号,每年还能获得叁百万两白银的经费,足以保障皇室上下的衣食无忧。此外,皇室仍可暂居紫禁城,日后再移往颐和园,宗庙陵寝也会由民国派兵妥善保护。”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接着道:“如此一来,既能避免百姓遭受战火荼毒,又能保我皇室尊严,实乃当下最好的出路。我袁世凯深受大清皇恩,怎会做出背叛之事?我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大清皇室和天下百姓着想啊!”又对着上首说道:“皇太后,这是南方革命党给出的优待条件。清帝退位后,仍可保留尊号,享受优厚的生活待遇,皇室财产也将得到保护。这已然是最好的结局了。”

  隆裕皇太后接过优待条件,细细看了起来,脸上露出犹豫之色。这时,一旁的载沣轻声说道:“太后,如今确实无力回天,或许退位……能保皇室周全。”善耆见状,心急如焚,他转身面向其他王公,大声疾呼:“诸位王爷,祖宗基业不可毁于我们之手啊!我们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

  然而,袁世凯的劝诫并未取得完全的效果,宗室王公们内部意见不一,阻挠的力量依旧强大。远在南方的革命党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采取行动,以帮助袁世凯劝诫清帝退位。

  彭家珍,这位年轻的革命志士,主动请缨执行一项极其危险的任务——刺杀宗社党首领良弼。良弼是坚决反对清帝退位的强硬派,在宗室王公中颇具影响力,若能除去他,无疑会对阻挠退位的势力造成沉重打击。彭家珍经过多日的秘密侦查,摸清了良弼的行踪。1912年1月26日晚,寒风凛冽,彭家珍身着清军标统制服,怀揣炸弹,守候在良弼府邸外。当良弼乘车归来时,彭家珍立刻迎上前去,递上伪造的名片,假称有要事相商。良弼刚一下车,便觉气氛有些异样。就在他心生警惕之时,彭家珍迅速冲上前,将炸弹奋力朝良弼扔去。“轰”的一声巨响,炸弹爆炸,火光冲天。良弼被炸成重伤,彭家珍也不幸牺牲。

  良弼重伤不治身亡的消息传来,整个宗社党人心惶惶。原本还坚决反对退位的王公们,此刻也被恐惧笼罩。善耆等人虽仍心有不甘,但面对如此变故,也自知无力再继续阻挠。清廷主战派(如良弼)遇刺身亡后,隆裕太后彻底丧失抵抗信心。

  良弼遇刺身亡这一事件成为了清帝退位的重要转折点。袁世凯抓住时机,再次进宫劝说隆裕皇太后。这一次,隆裕皇太后看着袁世凯,眼中满是悲戚,隆裕太后沉默良久,最终长叹一声:“罢了罢了,既然这是天命,哀家也只能顺应了。就依你所言,宣布退位吧。只是希望你能遵守承诺,务必保全我母子二人的性命和皇室的尊严。”她深知,大清气数已尽,如今的局面,也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袁爱卿,但是你和南方革命党斡旋谈判商议的退位条件,此事于皇室而言事关重大,哀家还需与皇室宗亲们再商议一番。”隆裕皇太后长叹一声,声音中满是疲惫。

  袁世凯连忙磕头谢恩:“太后放心,臣誓死扞卫皇上和皇太后的权益,必定会与民军协商好一切事宜,保我大清皇室周全。”

  袁世凯心中虽焦急,但也只能恭敬退下。此后的日子里,他一边暗中指使亲信在皇室宗亲中散布退位的好处,一边对外宣称自己是为了国家和平、民族大义才劝说清帝退位,绝无半点私心。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