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


  总之他话放下了,他必须入阁。

  魏倩笑了笑,樊哙一直粗中有细,“樊将军快人快语。不过”她话锋一转,开始挑事,她要让萧何热闹一下,“这排序不仅关乎个人荣辱,更关系后世对开国功业的认知。排在前列的,自然会被视为开国首功。”

  众将闻言,神色各异。韩信眼中精光闪动,周勃若有所思,灌婴则悄悄握紧了拳头。

  “诸位放心。”魏倩提高声调,“我当奏请太后,凡列入功臣阁者,其子孙可荫补入仕。”此言一出,众将顿时面露喜色。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宦者尖细的嗓音,“太后宣魏相国即刻入宫议事!”

  魏倩向众人拱手,“诸位且安心,待阁成之日,必当邀诸位共襄盛举。”

  魏倩来到兰池殿,如今太后坐这,她听到传话便进去,“见过陛下。”

  吕后看着她,“魏相坐。”

  她脱靴踩在地板上,与吕后相对而坐,“今日要谢太后成全功臣阁。”

  吕后扯了扯嘴角,她已经不想说啥了,“朕思来想去,如今确实用人之时,魏相思虑周全,当赏。”

  “谢太后陛下恩赏。”

  吕后图穷匕见,功臣阁是名,撒出去就撒出去了,只是让魏倩与众功臣缓和了关系,她有些心塞,但这不是大事。

  大事是她想办的事。“魏相,匃奴屡犯燕国,燕王是守不住疆土,还是与匃奴勾结呢?”

  二人目光相接,似有寒芒在虚空中交锋,魏倩笑了笑。“臣于长安怎知?不过燕王年幼,想来勾结之词有些过。”

  ——

  吕后权势稳下来,就盯上了藩地,不能让藩王这么发展,但她也不想让人过于害怕提防,那么就以旧怨为突破口。

  她盯上了赵王刘如意,可刘邦为了防她,将周昌派到赵国为相,当年周昌为了不让刘邦废太子,可是做了许多事。

  周昌对她有大恩,她要越过周昌才能对刘如意与戚姫下手。

  吕后盯上了赵地,这片肥沃的土地如果并入中央朝庭,那么朝庭就能彻底稳住,反之,如果刘如意长大。

  再是个优秀的王,她儿子刘盈这样子,到时候她再年老,这让她睡不好觉,还有戚姫,她必须死,才能解她心头多年憋闷之气。

  未央宫的兰池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吕雉冷峻的面容。她目光落在面前的地图上——赵地,富庶辽阔,兵精粮足,如今却由那个贱人的儿子刘如意占据。

  “陛下驾崩前,特意让周昌去赵国为相,就是为了防我。”她冷笑一声,眉目俱冷。

  审食其低声道,“太后,周昌当年力保太子,对您有大恩,若直接对他下手,恐遭非议……”

  吕雉缓缓抬眸,声音很冷,“恩情?呵,他保的是刘盈的太子位,不是我的命。如今刘盈懦弱,若让刘如意在赵地坐大,日后必成祸患。”

  她指尖重重按在邯郸的位置上,一字一顿,“赵地,必须收回。刘如意,必须死。”

  ——

  魏倩得知消息的时候,正在与萧何商量功臣阁的事,萧何对功臣阁其实很是高兴,他老了,精力不济,看奏折看了会就头疼,但要他建这个就很好了。

  “魏相的想法很好,如今帝业已成,建此阁,既可彰显功绩,又能安定人心。”

  魏倩却不只打算建功臣阁,“不瞒萧相,我还想建烈士碑。”

  “烈士碑?”

  魏倩点头,这是顺带的,就在功臣阁广场上,竖一个大碑,为昔日战场而死只能就地掩埋的兵士们留个纪念。

  “昔日楚汉相争,多少将士战死沙场,尸骨无存,甚至连姓名都无人记得。他们虽非王侯将相,但若无他们浴血奋战,何来今日大汉?”

  萧何沉默,眼前仿佛浮现出当年战场上的尸山血海——那些无名士卒,倒在泥泞中,再也没能爬起来。

  “魏相想如何做?”

  魏倩指向图样,“就在功臣阁前的广场上,立一座巨碑,刻上敬马革裹尸的同胞们,烈士英雄,永垂不朽,供后人祭奠。天地英雄气,需要被歌颂,不止是王侯将相,还有那些前赴后继在战场赴汤蹈火的人们。”

  “魏相啊,这个算不算夹带私货?”萧何想了想,“无妨,我这把老骨头,不怕事。”

  “萧相大义,这千秋功业,舍您其谁!”她大吹彩虹屁。

  然后有人来报,萧何收到了吕后召赵王回长安的旨意,与魏倩面面相觑。

  萧何叹了一口气,“魏相,为人臣,君王的角逐就别管了,明哲保身。”

  魏倩点了点头,这个真管不了,她要管吕后绝对不是以往的小打小闹,一个开大的太后,对她来说还是太危。

  她不作这个死,她与戚夫人不熟。

  第122章 忠臣皇帝,这就是权力……

  不久,长安使者至赵,宣读诏令,“皇帝思念幼弟,特召赵王入京觐见。”

  周昌立刻警觉,沉声道,“赵王年幼,路途遥远,恐染风寒,臣请代王入朝。”

  使者面露难色,“这是太后的意思……”

  周昌冷笑,“先帝遗命,命我辅佐赵王,若赵王离国,出了差错,谁来负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