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锦娘要回去, 蒋羡却不放心她一个人上路:“你不知晓去岁汴京发大水,不少漕粮从洛阳运往汴京去,这路上不少劫道的人。”
“那也要回去啊。”锦娘理所当然道。
蒋羡却按下她:“锦娘, 你若不回去, 首相那边的人知晓我们因为党争出外,反而对小辈体恤。你不知道朝堂上往往斗的厉害的人,私下关系未必就不好。你这么一回去, 恐怕适得其反。”
锦娘恍然, 但她想的是另一件事:“儿子若是外放,婚姻大事呢?所以我还是得回去。”
“娘子, 你就这么两个月就能挑一位称心如意的儿媳妇吗?显然是不能的。到时候再挑一个面上装的好的,似我嫂子那般的人, 看你下半辈子怎么办。我们先去信给亲家一封信, 托他照看咱们儿子, 锦上添花的事情谁不愿意做。若儿子能够留在汴京,你就在洛阳或者汴京择一淑女,岂不是两全其美?”若说蒋羡之前让妻子跟着来是使用计策, 但现在却是真的为了长子考虑。
你做大人的在京里, 外人还不好插手,若你大人不在,多的是人愿意锦上添花,希望趁着孩子年纪小能记下他们的恩情。
锦娘听懂了,她和蒋羡都分别写信送往汴京。
不过, 她还是道:“等儿子的任命下来, 我还是得回去一趟,总得看看他。”
蒋羡没说话,他心目中妻子的安危在首位。
再说宁哥儿这边省试中了之后, 很快接到他爹的来信,他心里清楚,做人可以学娘,做官上他得多听爹的意见。虽然外面人说他爹做官操守,并不是很好,可是自从他出生以来,家里反正是越来越好了。
展开信之后,他就送信去了魏家。
原本他还有些不好意思上门,因为他省试过了,姐夫魏七郎没过。这事儿本来不在他预期之中,他本想省试失利后去洛阳体会一下古都风貌,还能结识一下名流,和爹娘一处多好,没想到自己殿试出来,恐怕就要授官。
反而是姐夫和姐姐成婚三年,好容易收心读书,虽然也不过二十一岁,还是很年轻的年纪,但他求功名心切,如今事与愿违。
关键是自己还一直说要去洛阳,反而姐夫说了一番为官之道。
殊不知魏七郎听说小舅子过来,有些尴尬,但还是和筠姐儿说了一声出去相见。筠姐儿知道丈夫心里不自在,倒不是对着弟弟,而是因为他年纪大些,反而不如比他小的人。
但这样的情绪,也只能她自己纾解了,旁人是没法子的。就像当初舅舅魏扬和郝二郎也是一样的,舅舅中了,郝二郎这样的官家子弟却没中。
一直到数年后,郝二郎今科才中,也是吊尾,但好歹也是中了,和自己弟弟倒是同科了。
宁哥儿亲自得到魏相拨冗相见,递了信,又和魏七郎过来栖霞院说话。
“你也不过来,你姐姐惦记你呢。”魏七郎现在也平复了自己的心情。
宁哥儿笑道:“这不就来了么?主要是我爹娘嘱咐我,科考完不能去别的地方,就怕发生什么意外。”
魏七郎听了,也赞同:“是这个理儿,等东华唱名之后,我和你姐去金梁桥,先帮你招呼,放心吧。”
二人说了几句话,宁哥儿才起身道:“我就先告辞了。”
“你殿试那天我送你过去。”魏七郎抬了抬下巴,还是和以前似的。
宁哥儿道:“外祖父说要送我过去呢。”
“他老人家年轻的时候还成,现下那些马车横冲直撞的,还是我送你去。”魏七郎拍了拍他的肩膀。
宁哥儿有几分感动。
回到家中,舅舅魏扬过来了,外祖母正拉着舅舅叮嘱。宁哥儿看到这一幕,心想他一直以为外祖母对自己娘亲不错,可现在看来,显然是对舅舅更好。
母亲做许多,才能得到外祖父和外祖母的爱,舅舅什么都不必做,甚至都不怎么探望自己的爹娘,外祖父和外祖母依旧对儿子最上心。
自己爹娘对姐姐和他们兄弟都差不多,就像现在,他一个人在汴京省试殿试。娘是很想回来,爹却给了准确的建议,把他前程托付给魏家,让魏家施恩做这个人情,比娘回来合适。
总之,他自己将心比心,也难怪记得有一次母亲和外祖母道:“您每次都先提起扬哥儿,您提起来的我一说,您反而发脾气骂我了。”
其实他印象里的的很多事情,到了这个时候才明白,所以娘和爹还有对这个小家反而最好。
亲人之间似乎都有这般难以启齿的复杂感情。但无论如何外祖父母对他几乎是随叫随到没话说,舅舅也是对他也颇关心。
回过神来,宁哥儿看到魏扬朝他走过来,就是他自己看起来也有些沮丧。
“舅舅,您这是怎么了?我看您神色也不大好。”宁哥儿问起。
魏扬摆摆手:“也没什么 。”
宁哥儿想大抵就是官场上的事情,舅舅如今一直在工部做事,他这个人其实还挺好相处的,性情颇随和。但是真的拼搏进取,这点上就弱了些。
以前爹肯把关系给舅舅用,如今他马上要殿试了,爹娘多半只肯把所有的人脉全部给自己冲了。这其中还是有区别的,舅舅的亲事定的匆忙,他的亲事爹娘却不肯屈就,如此一想他就释然了,人心多有偏爱。
就像娘似的,如果成日跟娘家几个人打转,永远没有自己真正的快乐。
魏扬虽然脱离科考多年,但他也是国子监出生,还是有些水平的,指点外甥几句完全够用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