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国之最风流> 91 兵临西华(上)

91 兵临西华(上)

皇甫嵩环顾帐中,问道:“诸君,对汝南之战,尔等有何看法?”

  孙坚应道:“下吏之见,汝南一战当速战速决。”

  皇甫嵩说道:“然也!文台此见与我相同。若不能速战速决,则南阳黄巾极有可能会进犯颍川,断我后路,或者干脆进入汝南,与汝南黄巾形成对我军前后夹击之势,如此,我军将危。我军危不要紧,丈夫一死报家国,可我等若战败了,洛阳以东将再无兵马可敌汝南、南阳贼,诸君,形势如此,敢不发奋?”

  诸人起身应诺,齐声说道:“愿从将军决死破贼!”

  皇甫嵩见诸将精神勃发,心道:“军心可用。”

  他不是啰嗦的人,既然已经宣读过圣旨,又简单地分析过了敌情,那么下边就该是布置任务,进行战前动员。

  他挺立帐中,对诸将说道:“我与朱将军、王公已然议过,此次入汝南作战,准备兵分两路。一路由朱将军率领,出阳翟,经襄城、舞阳两县,入汝南境内,击灭西平、吴房、阳安各县之贼,然而北上,经平舆,南顿,汇合汝南太守赵谦之兵马,至西华城东;一路由我率领,出阳翟,临颍,入汝南境内,扫清召陵各县贼兵,至西华城西。两路汇合在西华城下,与贼主力决战!王公则带豫州兵、颍川郡兵,坐镇阳翟,以防南阳贼犯境。”

  朱俊这一路走的是南线,从颍川最东南边的舞阳进入汝南,先打掉汝南南部的西平、吴房各县黄巾军,然后转往北上,收复汝南的郡治平舆,再打下西华东边的南顿,最后到达西华城东。皇甫嵩这一路走的是北线,从颍水岸边的临颍出颍川郡,进入汝南,打掉召陵、征羌等地的黄巾军,至西华城西。这南北两路,北路路程短,从临颍到西华只有百余里,南路路程长,从汝南最西边的西平到郡治平舆,再到西华,绕了一个弧形,需要经过五六个县,行程三百余里。

  这样,两路人马,先分别扫清西华外围的黄巾军据点,最终合兵於西华城下,此乃先剪除其党羽,再与其主力决战之策。众人没有异议。

  皇甫嵩按剑说道:“我给尔等一天整军备战的时间,后天上午,三军出城!”

  诸将应诺,军议散了,各归本营前去准备。

  皇甫嵩留下了荀贞。帐中只剩下了皇甫嵩、朱俊、王允和荀贞四个人。

  皇甫嵩回到座位上,笑对荀贞说道:“贞之,颍川黄巾之破,你是头功,圣天子赏罚严明,擢你为我部佐军司马,此次出征汝南,可有信心再立头功?”

  荀贞伏拜说道:“将军麾下皆材士练兵,诸将皆熊罴之士,贞不敢言头功,只知竭尽全力,报国杀贼。此战,贞愿为将军前驱。”

  皇甫嵩说道:“依你所请。”同意了荀贞的请求,用他为先锋,又问道,“贞之,你部现有多少人马?可够用否?要不要我再拨些精锐与你?”

  荀贞说道:“贞部现有一千二百人,足够用了,不需将军另拨人马。”

  皇甫嵩喜其胆色,笑道:“好,我就等你捷报传来。”王允击案赞叹:“若我军之将士皆能如贞之,区区贼患不足为虑。”

  朱俊笑道:“将军,说起来,我对你很不满。”

  皇甫嵩愕然问道:“此话怎讲?”

  “我与贞之比你认识得早,你却不声不响将他夺到你的帐下,很不厚道。”

  皇甫嵩拈须大笑。荀贞知道皇甫嵩、朱俊、王允作为几路军马的主将,还需再仔细商量军事,不多做打扰,当下告辞离去。

  出了皇甫嵩营,候在营外的典韦、左伯侯、原中卿等人围上来。

  原中卿兴奋地问道:“荀君,是不是要出征了?”

  荀贞点点头,说道:“不错。”

  原中卿问道:“是打汝南还是打南阳?”

  荀贞答道:“汝南。”

  原中卿摩拳擦掌,恨不得现在就已在汝南的战场上了,说道:“总算等到出郡这一天了!”

  左伯侯等人也很兴奋,抚鸣剑而抵掌,神驰於汝南疆场。

  典韦观他们的表现,心中想道:“荀君帐下诸君闻战则喜,真皆勇敢之士。”对即将到来的汝南之战他也很期待,他是新来的,急切想在战场上表现自己,暗下决心,“荀君说:立功疆场,以取封侯,此大丈夫之志。我这次从荀君出征,必要立下首功!”

  回到本部营中,荀贞召集诸将,把皇甫嵩的将令传下,并告诉诸将他已被皇甫嵩委为先锋。

  闻得将要出征汝南,并且本部是皇甫嵩一路人马的前锋,帐中欢呼一片,人人雀跃,个个抢着要当首发的第一营。

  荀贞很满意他们的求战热情,笑道:“皇甫将军给了我等一天的备战时间,后天上午出征。我给你们半天时间,谁最先做好本营的作战准备,谁就来当这个首发的第一曲。”诸将一哄而散,飞快地各去本部做秣马厉兵。

  帐中静了下来,荀贞对戏志才说道:“志才,这次出征,不知何时才能归来。打完汝南后,也许还要再去打南阳、东郡各地,我估计慢则一年,快也要大半年才能归来。你回去见见你的妻子吧!”

  戏志才点头应是。

  荀贞也要归县,他还得给文太守上书,举荐乐进、文聘、时尚接替他、戏志才和许仲的位置。留了荀攸、李博、宣康等在营中监察诸曲备战,又派人去颍阴送信,召在颍阴买地、建筑庄园的荀成归来,他自带着乐进、文聘、时尚,与戏志才同归县中。

  戏志才回家不提,荀贞回到郡兵曹院,写了举荐文书,并及他任郡兵曹掾的印绶,一块儿奉给文太守。

  文太守连捕拿张直这等大事都应允了荀贞,一个郡兵曹掾的职务他无心在意,何况荀贞举荐的人中还有文聘,爽快地许可了荀贞之举。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