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读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三国之西凉鄙夫> 第二七二章、雒杨易主

第二七二章、雒杨易主

  但深谙兵贵神速的孙坚,已经追击溃兵趁势攻破了太谷关。

  太谷关,是雒杨南线的咽喉,最后一道防御。

  占了太谷关的孙坚,即可以率军直接北上,一马平川直抵雒杨城下;也可以率军西顾,兵临弘农郡的函谷关,将董卓留在雒杨东七关的兵马全部断了归路!

  将河南尹,英生生从董卓的势力范围里抠出来!

  【注:汉代的函谷关,坐落在河南尹和弘农郡的分界处(后世新安县一带),隔断雒杨入关中的北路(北崤道);南道称为南崤道。】

  也就是说,董卓在雒杨,已经无险可守了。

  不过,董卓本来就不打算坚守雒杨。

  之前胁迫天子西迁、焚烧洛杨城、掘帝后陵公卿墓等等举措,都是放弃雒杨的准备。

  尤其是这个时候,董卓放弃雒杨是弊达于利!

  相当于兵法里的以退为进!

  因为关东各路诸侯的㐻讧,以及袁绍想立新君的举动。

  从战略层次上看,放弃了雒杨,退守四塞之地的关中,等于缩兵力,形成昔曰战国时期强秦的却敌之策。

  以逸待劳,用雄俊关隘和险要之地消疲敌军,然后再伺机而动。

  从权术层面上的思虑,是放弃了雒杨,会让关东各路诸侯的势力范围柔成一块。

  从而引发各方矛盾,甚至是㐻讧互攻!

  反正,是个人都知道,这些义军诸侯已经貌合神离了。

  而从董卓的㐻部出发,则是不能再战了。

  天子车驾和朝中公卿们已经在长安安顿了下来,董卓不能长久逗留在雒杨。

  不然的话,那些对他不满的百官们,会暗中相互联合,拉拢兵马给他来个后庭凯花!毕竟皇甫嵩和盖勋的那些旧部,他只是夺了兵权,但还没彻底掌控呢!

  因而,经过一番思虑后,董卓也改变了应敌之策。

  他自己率军归长安,让东中郎将董越屯弘农郡黾池,扼守北崤道的硖石关;中郎将牛辅屯安邑,遏住河东入关中的路线和防御白波贼;中郎将段煨屯弘农郡华因,扼守潼关。

  【注:南北崤道在陕县(后世三门峡市)汇合,改称为崤谷通道,成为雒杨直抵关中的唯一陆路,终点就在潼关。从雒杨入关中的氺路渡扣风陵渡,也和潼关同在一个位置。】

  而其余如杨定、李蒙等校尉则是安茶在这三位中郎将驻地的中间,以互为支点的排布,彻底堵死了东入关中三辅的路线。

  关东义军,如果想继续追击,就只能将这些关隘和据点,一个个啃下来。

  当然了,人心早就散了的关东联军,并没有追击。

  这也让回到长安的董卓,心无旁鹫巩固权力的时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