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1239章 白莲教

第1239章 白莲教

  “可惜啊可惜。”

  赵煦听到这儿不由得感叹道。

  即便这次变法失败的是大宋的灭国死敌元朝。

  可见赵煦对变法有多么深的执念了。

  任小天耸了耸肩说道:“没办法,天下各地农民起义愈演愈烈,不将其镇压下去根本不可能继续变法。

  站在元朝统治者的角度上来说,脱脱的抉择并没有什么错误。”

  刘邦好奇的问道:“朱元璋这会在做什么?”

  朱元璋嘿嘿一笑没有回答。

  刘邦被弄得更加好奇了。

  任小天笑道:“还是我来说吧,这会我叔从皇觉寺出来正在浪迹天涯呢。”

  刘邦失笑道:“老朱他可真是有正行啊,天下大乱了他还有心思闲逛呢?”

  朱元璋撇撇嘴说道:“咱跟你们没法比,你刘邦怎么说也是个亭长出身。

  论根脚可比咱这个泥腿子强多了,咱连饭都吃不饱,不流浪又能怎么样?”

  刘邦想了想好像确实是这个道理,于是点点头不再说话。

  任小天则是继续说道:“最早的农民起义是由韩山童和刘福通发起的。

  韩山童也就是白莲教的现任教主。

  当时元廷为了强修漕运,不顾百姓死活征调了十五万民工疏浚河道。

  面对沸腾的民怨,韩山童觉得时机已到。

  于是在河道中埋下一只泥人,并在其背上刻下‘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字眼。”

  刘询笑道:“这不就和当初陈胜吴广鱼腹藏书一个道理吗?”

  任小天哈哈乐道:“没错,这就是为了让百姓们认为他们是天命所归。

  毕竟那会的百姓也的确是好糊弄。

  放在后世你这么干试试,邻居非报警把你送精神病院去不可。

  这就是开民智解放思想的好处,起码不会那么容易被煽动。”

  众皇帝听后也是若有所思。

  “就在他们刚刚拉起大旗准备起义的时候,事情却走漏了风声。

  元廷地方立刻派兵前来镇压,韩山童被抓后英勇就义。

  刘福通则是带着韩山童之子韩林儿逃往武安山中。”

  刘肇听后蹙眉道:“他们行事也未免太不严密了吧?”

  任小天叹了口气道:“这本就是农民起义所特有的局限性。

  实际上由于组织架构的松散和自身阶级的局限。

  农民起义者往往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和规划。

  在取得一些短期的利益之后他们就不知该何去何从。

  甚至是安于现状乃至于是内部分裂。

  纵观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几乎无一不是走向失败的下场。

  数千年的历史中也只有刘邦和朱元璋是真正成功的农民起义。”

  刘秀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当初他看似是白手起家一步步坐上的皇位。

  实际上他的刘姓皇室身份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否则他又如何能迅速拉起那么庞大的一支队伍呢?

  如果他不是刘姓皇室子孙,恐怕他当初单骑入河北时早就被人吃干抹净了。

  “刘福通从武安山返回家乡颍州,并在那里重新举起了起义的大旗。

  义军迅速攻破颍州城,且控制了周边数个县城。

  一时间刘福通大名传遍天下,各地观望的豪强纷纷起兵响应。

  徐寿辉、邹普胜联合南派白莲教教首彭莹玉在蕲水起兵,并且建立了元末第一个农民政权天完。

  其后芝麻李、彭大、赵均用在徐州起兵。

  襄阳的布王三、孟海马亦同时起事。

  因为他们同属白莲教,因此皆头戴红巾,故又名红巾军。”

  柴荣突然想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这个白莲教到底是什么?

  能够聚集这么庞大的力量,怕不是邪教吧?”

  在他印象中也只有像张角的太平道黄巾军能够聚拢这么庞大的农民力量。

  难道白莲教就是下一个太平道?他们揭竿起义也都是早有图谋的?

  任小天笑着解释道:“在后世的影视剧中白莲教的形象大多都是负面的邪教不假。

  可咱们从历史角度出发,没办法用单纯的正邪来定义白莲教。

  说起白莲教的起源,还要追溯到东晋时期和尚慧远建立的白莲社。

  其后在发展的过程中又结合了佛教净土宗的教义。

  直到南宋时期茅子元正式建立起了白莲宗,也就是后来的白莲教。

&ems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