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1315章 除三藩

第1315章 除三藩

  “其实无论鳌拜是否有篡位的想法,康熙都不可能继续容忍他了。

  即便他不篡位,他也已经阻碍了康熙的亲政。

  如果他能和苏克萨哈一样识时务急流勇退,那他也不至于落得那般田地。

  纵观历朝历代,任何一个有能力的皇帝都是无法容许一个权臣专擅朝政的。

  不管是汉代的刘询、刘肇、刘志,还是南北朝的宇文邕亦或者是如今的康熙都是如此。

  当然,也不排除有元善见这样人菜瘾大的。”

  李元吉讶然道:“汉桓帝刘志也算是有能力的皇帝?”

  李世民无奈的摇了摇头。

  任小天解释道:“以后人的眼光来看,刘志并非如许多人说的那般不堪。

  他虽算不上是明君却也算不上是昏君,中材之主是对他最好的评价。

  尤其是在除掉权臣梁冀的过程中,他展现出了不亚于刘肇的政治智慧。

  要知道他是以藩王之后的身份登基做的皇帝。

  朝中不能说完全没有属于自己的势力,但也基本是这样的。

  最后他能够一举翻盘,将霸占朝政二十年的梁冀推翻足以证明其能力了。

  至于后来发生的事情,那也不能都怪罪到刘志的身上。

  毕竟当时大汉将倾,远非一人可以阻止。”

  随即任小天摆摆手道:“好了好了,咱们今天要说的也并非刘志。

  他的事情还是等他来了之后再说吧。

  反正不管如何,康熙除掉鳌拜对他来说绝对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这就代表着他亲政再无任何阻碍,可以完全发挥自己的能力了。

  由于鳌拜先例在前,康熙深知强化皇权的重要性。

  他接连颁布圣旨削弱八旗旗主的权力,使八旗彻底听命于皇帝。

  同时又逐步削减议政王大臣会议以及外朝内阁的权力。

  随着这些措施的展开,大清所有的权力尽在康熙一人手中。

  因大明中晚期宦官专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康熙开始大力的抑制宦官。

  由内务府直接管理宦官,并且严格限制他们只能做杂役的工作。

  纵观大清一朝,的确是没有出现过什么宦官专权的现象。

  即便是慈禧年间的权宦李莲英,也不敢逾越红线去触碰朝政。”

  康熙听到这里微微蹙眉:“慈禧是谁?李莲英又是谁?”

  任小天笑道:“那些事我待会再跟你说,你且耐心的听我说完吧。”

  康熙点了点头示意任小天继续说。

  “除去加强皇权之外,康熙也注意到了清朝国内的满汉等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尤其是满汉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康熙决定缓和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

  他带头尊重汉族文化,大力提拔汉族官员。

  逐渐获得了汉族百姓们的认可,间接稳定了清朝的统治。

  始皇帝之前说过康熙去祭祀我叔的事情也当归属于此列。”

  刘彻不屑的撇撇嘴:“邀买人心而已。”

  任小天哈哈笑道:“甭管是为了什么,你就说奏效不奏效吧。”

  刘彻嘁了一声不再言语。

  “经济和民生的事情他自然也没有落下。

  不过那些事情诸位皇帝想必也都能明白,我就不再赘述了。

  就在康熙治理国家愈发熟练的时候,清朝国内出了一件事。

  藩王之一的平南王尚可喜以生病为由,屡次向康熙请辞回辽东养老。

  但他却举荐了他的儿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

  赵匡胤呵呵笑道:“这尚可喜是想放权又不舍得放啊。

  扭扭捏捏的还把自己儿子给推出来了。”

  刘秀则是蹙眉说道:“清朝不是在明朝之后么?

  难道他们不知明朝藩王的害处?为何还要再封藩王呢?”

  朱元璋脸上有些挂不住。

  尽管他现在也知道藩王的诸多危害,已经在改正的路上了。

  但被人当面说自己当初的错误,还是有些难堪的。

  不过他也知道刘秀并非是有意要贬损他。

  任小天摇摇头道:“当初顺治封藩王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清初封的藩王和大明的藩王并不一样。

  大明的藩王都是朱家的嫡系血脉。

  而清初封的四位藩王则都是在清军入关时立下过汗马功劳的汉人武将。

  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定南王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