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1318章 水师提督施琅

第1318章 水师提督施琅

  “冯锡范在台岛倒行逆施,为所欲为。

  导致台岛官员离心离德,百姓过的也是苦不堪言。

  而且冯锡范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只想在台岛作威作福。

  他多次派遣使者前往清廷议和,只为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然而台岛的官员早就不满于他的统治,负责和谈的使者傅为霖主动请求作为清廷攻打台岛的内应。

  时任福建总督姚启圣认为进攻时机已经到了,于是多次上疏康熙请战。

  朝中大臣对于是否统一台湾意见极为不同。

  许多封疆大吏都不赞成进攻台湾。

  尤其是水师提督万正色,甚至说出台岛断不可取的话来。

  康熙力排众议,最终拍板决定攻打台岛。

  可是主将的人选却让康熙犯了难。

  毕竟水师提督万正色极力反对进攻台岛,康熙也不想再用他。

  然而清廷内部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水军将领,康熙着实是无人可用。

  最终还是福建总督姚启圣给康熙推荐了一个人。

  但这个人却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对。”

  任小天的话让刘邦大为好奇:“这是个什么人?”

  任小天摆摆手笑道:“老刘你别心急,耐心听我说完。

  姚启圣推荐的这个人名叫施琅,原本是郑成功的部下。”

  刘邦挑眉道:“降将?那难怪了。”

  对于施琅身份的问题,刘邦倒是能够理解。

  毕竟这种降将的忠诚难以保证。

  尤其是在面对旧主的时候,谁也保不准他就不会临阵反水。

  所以这些反对意见也并非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但是刘邦同时也认为并非是所有的降将都没有忠诚可言。

  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

  任小天继续说道:“姚启圣在康熙面前力保施琅。

  说其作战勇猛兼之有勇有谋,且又熟悉台岛的情况。

  实在是进攻台湾主将的不二之选。

  至于其他大臣担心的忠诚问题更是完全不用担心。

  因为施琅和郑氏有杀父之仇,他恨不能将郑氏一族灭尽才好。”

  赵匡胤瞪大眼睛:“施琅不是郑成功的旧部吗?

  怎么还扯上杀父之仇了?”

  任小天叹了口气道:“事情还要从一开始说起。

  施琅自十七岁时便从军加入了郑成功之父郑芝龙的麾下。

  他作战极为勇猛,每战必定身先士卒,屡立战功。

  后随郑芝龙一起降清。

  加入清廷后,施琅并没有受到重用。

  随后因上司李成栋的排挤暗算,险些命丧其手。

  逃出生天的施琅选择加入已经反清的郑成功麾下,成为郑成功麾下作战最勇猛的年轻将领。

  郑成功对他也是信任有加。

  几年后施琅随郑成功南澳勤王,因为他当众反对郑成功的战略引起郑成功的不满。

  郑成功干脆削了施琅的兵权,命其返回厦门驻守。

  结果厦门突遭清军将领马得功的袭击,守城主将郑芝莞弃城而逃。

  唯有施琅率数十人奋勇杀敌,几乎将马得功生擒,厦门得以幸存。

  不久战事不利的郑成功返回厦门,对厦门守将论功行赏。

  但是郑成功却对施琅嚣张傲慢的性格极为不满。

  仅仅赏赐了二百两白银后便没有了下文。

  原本立下大功的施琅正满心期待的等着官复原职。

  可郑成功不仅没有这么做,就连兵权也没有还给他。

  施琅屡次请求郑成功都遭到了拒绝,最后也只是勉强同意他自行招募士兵。

  对此施琅是大怒不已,干脆把自己剃了个光头,不再参见郑成功。

  二人的隔阂就这么产生了。”

  康熙苦笑道:“施琅为人的确如此。

  他的确是万中无一的水军奇才。

  可性格过于自负,恃才傲物。

  与同僚的关系处的也是十分紧张。”

  任小天点点头:“其实到这会,双方还只是有些嫌隙而已。

  真正引发二人剧烈矛盾的是曾德之事。

  曾德跟施琅一样,都是跟着郑芝龙降清之后又投靠郑成功的。

  不过曾德这个人没有施琅那么大的能耐,只能从属于施琅的麾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