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晋末长剑> 第二十二章 重臣们

第二十二章 重臣们

了起来:“邵勋既非宗室,又非外戚,年不过二十四……国朝可有三十岁以下的都督、刺史?”

  众人闻言沉默。

  年龄确实是他最大的硬伤。别说二十四岁了,哪怕三十岁的都督、刺史都没见过,无论你立下过多少功劳,在选官之时,年龄这一条就否了。

  更别说仪容、风姿、出身等硬性条件了。

  坚持这些,其实也是为了维护规矩。你不断破例,损失的是朝廷的威望,虽然这种威望已然所剩无几了。

  总不能让邵勋娶个公主,然后以驸马身份出任许昌都督吧?

  咦?你别说!伱还真别说!

  王衍看不下去了,直接说道:“若放在两年前,臣亦以为不可。然永嘉四年以来,天下板荡,自封刺史者有之;未得朝命,擅自攻伐者有之;形同割据,不纳钱粮者有之。种种情形,历历在目。陈公督守漕运,屡破顽敌,可谓恭顺已极。有些规矩,该变通一下了。”

  司马炽不言语,显然不愿。

  王衍叹了口气,问道:“陛下可知东阳门太仓内存粮几何?”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司马炽茫然看了他一眼。

  “若无漕粮运来,怕是很难支持到年底。”王衍说道。

  荀藩、荀组二人也不说话了,唯有叹息。

  若乏粮,禁军必无战意,洛阳军民要大量饿死。

  “琅琊王睿上疏,直言周祖宣跋扈,已遣兵讨伐,寿春恐无粮进京。”王衍又道:“今唯剩广陵,便是苟晞劫夺漕粮之处。”

  司马炽张了张嘴,最终什么都没说。

  邵勋恶人先告状,说苟晞劫夺漕粮,完全是胡说八道。

  但王衍这么说,显然是要把苟晞的这条罪名做实。

  既劫夺漕粮,还矫诏,不死何待?

  司马炽只觉这是在“啪啪”打他的脸,按着他的头吃那啥。

  “朝廷选官,自有法度……”司马炽弱弱说道。

  王衍直接打断了,道:“或可由两位重臣表启,朝廷遣人考察,再授予旌节。”

  国朝当官的路子很多。

  太学和国子学是两条路子——只是有做官的资格,不一定能当上官,偶尔有些平民,绝大部分是士人子弟,特别是国子学。

  州举秀才、郡察孝廉,又是两条路子,即州郡选举——大部分给地方士族分肥。

  第五条是开府重臣选举,自行委任,多为公府僚佐。

  下僚无须报备朝廷,上僚需朝廷允准,可转任外官,幕府僚佐可同时兼任朝官——王衍就曾以司徒身份兼任司马越的军司。

  第六条是朝廷选举(中央选举),偶尔会选一些平民,但最好有爵位,这就是给勋贵、外戚们准备的,体现在公文中,一般是“征”、“拜”、“除”、“授”。

  第七条是门荫入仕,不是给普通人准备的。

  第八条就是王衍说的,由三公、宰相级别的重臣“表”、“启”,甚少动用,主要给名士、隐士、国宾、先贤之后准备,不占秀才、孝廉名额,且给越过吏部,直接给官。

  王衍想通过这条,让邵勋当上都督,算是保住朝廷最后的遮羞布,毕竟“其有秀异,可特征用”。

  若是让邵勋自领都督,然后朝廷追认,如同王浚那般,可就太难看了。

  朝廷主动点,还能保住颜面,假装维持住了规矩。

  “王卿胸有成算,还和朕说什么!”司马炽冷笑道。

  王衍是太尉,荀藩是司空,司徒则是傅祗。

  司马炽心里明白,弄不好这三个人都会举荐邵勋出任许昌都督。甚至于,不止都督一州。

  司马炽越想越烦躁。

  这次真是丢了大脸了。苟晞不但没能夺得兖州、豫州,相反,被邵勋一闷棍给直接打趴下了。

  此人行事实在太过果决。

  朝臣们分析之后,已经拼出了全貌:绕道河北,千里奔袭。

  此人用兵,无有匠气,无迹可寻,动如脱兔,快如闪电。对敌人又凶狠无比,一点不给他机会。

  这——司马炽又想起了方才王衍分析的邵勋投靠匈奴的可能性,心中暗凛,但他维持住了冷笑的表情,不会让人看出他内心的恐惧。

  不过,在场的都是什么人?宦海浮沉数十年的人精,他们早就窥破了天子的小心思。

  说实话,在座几位没几个看得上邵勋,甚至厌恶、痛恨者大有人在。

  但人要面对现实,该妥协就要妥协。

  几人遂当天子不存在,最终商议了一番,以“谋逆”给苟晞定罪。

  邵勋攻伐苟晞,有功无罪,太尉王衍表其为“使持节都督豫州诸军事镇许昌”。

  司马炽看后,将其改为“假节督豫州诸军事镇许昌”。

  司空荀藩、尚书令刘暾无奈地对视一眼,表邵勋为“持节监豫州诸军事镇许昌”,算是九种组合里的折衷方案了。

  非常孩子气的行为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