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财帛动人心

  老板娘拽着丈夫的袖子,将人拉到一边,小声说:“刚才那孩子让我们等等再收摊,是不是算到这事了?要不你问问那孩子呢?”

  一拍脑门,老板说:“我怎么没想到。”

  他快步过来,也没避着那对夫妻,问:“丫头,你说我要不要卖给他们?”

  秦可说卖,他就卖,秦可说不卖,多少钱他都不卖。

  “不卖。”秦可很干脆地给了答案。

  老板也没有任何拖沓,与那对夫妻说:“我不卖。”

  看二人脸色微变,他又说:“如果你家人想吃,那你们过来买,我可以给你们多包一点带回去。”

  夫妻二人脸上原本和善的笑消散,那位夫人不解,“虽然你这馄饨味道不错,还不至于让我们眼馋你的配方,你卖馄饨那点钱我们也看不上。”

  “你看不上,不代表你家的厨师看不上。”秦可突然开口。

  这世上没几个人能抵得住权利跟金钱的诱惑。

  那厨师拿到配方后,起初是没有起心思,后来爱吃馄饨的老人去世,馄饨在这家出现的次数就少了许多。

  那厨师觉得这样好的方子浪费了,他就手把手教会了自己的妻子孩子,让他们出去摆摊卖馄饨。

  没想到生意火爆,他们很快租了门店。

  之后短短几年,门店由一家发展到好几家,甚至还在周边县城开了分店。

  当然,馄饨店也由起初的只卖馄饨发展成了餐饮连锁饭店,招牌却一直是馄饨。

  那时老高已经去世多时,他的馄饨手艺由儿子继承。

  两家一模一样的口味跟配方,一个是连锁店,一个是小摊子。

  这话传到厨师耳中,厨师心虚,只是金钱腐蚀人心,他先下手为强,直接将老高儿子告上法庭,说他偷他们家的馄饨配方。

  那厨师身后还有那对中年夫妻。

  毕竟这些年厨师也孝敬了他们不少。

  这官司的结局显而易见。

  老高的儿子不光以后再不能卖一样味道的馄饨,还得赔给厨师一大笔钱。

  老高听懂了秦可的意思,他拒绝的更利索了,“我不卖。”

  “你们要吃,我欢迎,要买配方,还是算了。”

  他当年跟着那厨师学厨艺,那厨师有一次喝醉了酒,曾说他的祖上有在皇宫里做御厨的,这馄饨就是那位先祖流传下来的。

  这一小碗馄饨看着简单,其实里头讲究着呢。

  不管肉的肥瘦配比,还是葱姜汁的需要浸泡时间,及煮馄饨时需要注意的点。

  哪怕有一点出入,馄饨味道都不够正宗。

  一般人可能察觉不到,老饕却能一口分辨出来。

  “如果你觉得我们给的钱少了,我们可以加到两千五。”拿着公文包的男人显然没了耐性,他开口就加五百。

  五百在这时候可是一笔巨款。

  “你就是加到五千,我也不卖。”老高还是那副油盐不进的模样。

  中年男人转头就走。

  五千?

  他怎么不去抢?

  他就是去抢,也抢不到五千。

  看着丈夫走了,妻子勉强扯起嘴角,“我们最多加到三千,这三千可以让你们日子过的好很多,你不如再好好想想。”

  她说的不错,老高这些年的所有存款加起来都没有三千块。

  “丫头,要是加上这三千块,我还能多给你一千五。”秦可救他,需要他付出一半家产,老高总想多给秦可点钱。

  “我不需要那么多钱。”

  哪有人嫌钱多的?

  老高觉得秦可是在为他着想,他决定要把自己大半家财分给秦可。

  后半天吃馄饨的比上午多。

  等到傍晚五点多的时候,客人就更多了,秦可跟徐栋还帮忙收拾桌子,等人少些,老高又给秦可跟徐栋一人下了一碗馄饨。

  直到七点左右,馄饨摊上零星几个客人吃完,老高比平时早一个小时收摊。

  他将锅碗瓢盆及炉子都放在架子车上,这架子车是老高加长加宽的,可能放得下折叠凳子跟桌子。

  老高在前面拉,他媳妇在后头推着。

  徐栋让秦可骑着自行车走,他跟在后头帮老高推车。

  老高家不是镇里的,回家都得走一个小时。

  平常到家都是晚上将近十点,这回有秦可帮着推,提早个一个多小时到。

  老高生病的事没瞒着四个孩子,大闺女嫁人了,不好在娘家过夜,两个儿子跟二闺女都在家。

  两个儿子各有工作,一个跟人学做木匠,一个在粮站工作。

  老二在粮站是临时工,因为担心他爹的身体,打算辞了粮站工作,跟他爹学做馄饨,好减轻点他爹的负担。

 &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