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元十二年秋,蒲类海的湖水被夕阳染成血色。姜维站在湖畔的沙丘上,望着远处匈奴左贤王的王庭炊烟袅袅,手中握着斥候送来的密报:“左贤王集结三万骑,欲在冬至前突袭玉门关。”
“三万骑……”阿莱娜皱眉,“我们在西域的兵力不足一万,且分散在各屯田点。”她忽然指向湖面,“但蒲类海周边多沼泽,匈奴骑兵若想南下,必走东侧的‘沙喉道’。”
姜维点头,展开手绘地图:“沙喉道两侧是雅丹地貌,正是设伏的好地方。”他转头对张虎下令,“调遣五千屯田兵,携带‘扎马钉’和改良后的床弩,三日内埋伏至沙喉道两侧。”他又递给阿莱娜一卷文书,“你带西羌轻骑去车师后国,假意护送和亲使团,实则切断匈奴退路。”
阿莱娜接过文书,见封皮写着“假途灭虢”四字,不禁一笑:“大将军是想让匈奴以为我们主力在车师,实则在沙喉道包饺子?”
三日后,沙喉道寂静如死。姜维趴在一块巨大的雅丹石柱后,望着远处扬起的沙尘,心中默数:“一、二、三……”当匈奴骑兵进入峡谷中段时,他猛地挥动手臂,数十架床弩同时发射,粗大的弩箭带着尖啸穿透前排战马。
“放扎马钉!”随着命令下达,汉兵从两侧抛下无数铁蒺藜,匈奴骑兵顿时人仰马翻。左贤王惊怒交加,挥刀狂吼:“冲出去!”却见前方突然出现一队西羌骑兵,为首者正是阿莱娜,她的弯刀在阳光下划出优美弧线,砍断匈奴的“狼头旗”。
“左贤王!”姜维骑马冲出,七星剑直指对方咽喉,“你数次阻挠丝路,该当何罪?”
左贤王望着四周密密麻麻的汉军,忽然下马投降:“愿降!但求留我全尸。”
姜维却摇头:“孤不杀你,但你须率部迁徙至蒲类海以北,永不再犯汉境。”他指向被俘的匈奴士兵,“愿意留下的,可加入汉军屯田,妻儿可免为奴隶。”
此役过后,匈奴在西域的势力彻底瓦解。姜维在蒲类海畔设立“受降城”,收留愿意归附的匈奴部众,并教他们耕种、冶铁。一位匈奴老牧民看着自己的孩子捧着汉家书籍傻笑,不禁老泪纵横:“我族打了一辈子仗,如今才知道,锄头比弯刀更能让人吃饱饭。”
第四折 太学盛会聚万邦
景元十三年春,洛阳太学的“四夷馆”前,彩旗招展,丝竹齐鸣。姜维身着朝服,陪同天子接见西域诸国使者。车师前国王子穿着汉服,头戴进贤冠,向天子献上玉璧:“愿为汉家外臣,永保丝路畅通。”
天子微笑接过玉璧,指向太学内正在习射的各族学子:“朕观太学之中,汉羌鲜卑、西域诸国子弟皆有,真乃‘天下来同’之象。”他转头对姜维,“大将军功不可没。”
姜维谦逊行礼,忽闻场外喧哗,只见一群身着奇装异服的人牵着骆驼、孔雀而来——竟是远至大月氏、安息的商团。为首的大月氏商人跪拜道:“闻大汉重开丝路,我等跋涉万里,愿以珠宝换汉家的漆器、纸张。”
当天子准许开放“西市”专供胡商交易时,太学内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姜维看着兴奋的学子们,忽然想起三年前在太学初开时,那个问“为何学汉人礼仪”的鲜卑少年,如今已能流利背诵《诗经》,还娶了汉家女子。
是夜,姜维在将军府设宴款待各国使者。阿莱娜抱着儿子维兴出席,孩子早已能说流利的汉羌双语,此刻正用羌语给楼兰王子讲故事。酒过三巡,大月氏使者忽然起身,献上一张兽皮地图:“此乃通往大秦的商路图,愿与大汉共享。”
姜维展开地图,见上面标注着“条支”“大秦”等国,不禁心潮澎湃。他想起张骞凿空西域时的壮志,想起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北定中原,攘除奸凶”的遗愿,忽然举杯道:“今日复通丝路,乃汉家与西域诸国共举大业。愿此路永通,愿百姓永安!”
小主,
宴罢,阿莱娜看着案头的丝路地图,轻声道:“大将军,老寨主来信说,西羌已能烧制汉家的青砖,还想在湟水畔建‘丝路分馆’。”
姜维点头,轻抚儿子的头发:“维兴长大后,或许能沿着丝路走到大海尽头。”他忽然想起在南中看见的梯田、在敦煌种下的苜蓿,想起那些放下弯刀拿起锄头的匈奴人,“丞相若泉下有知,应会欣慰吧。”
第五折 暗潮涌动埋玄机
景元十三年夏,正当丝路贸易如火如荼时,姜维收到一封密信,字迹是他熟悉的——竟是已亡的蜀汉旧臣郤正之手笔。他手一抖,急忙展开,只见上面写着:“大将军慎之!洛阳有‘铜驼巷’,巷内多曹魏旧部,近日频与东吴密使往来……”
姜维皱眉,想起去年在南中平叛时,孟虬曾与东吴勾结。他迅速招来张虎:“立刻派人监视铜驼巷,查清与东吴往来者何人。”他又取出诸葛亮遗留的“八阵图”玉简,“通知陈仓、祁山守军,加强戒备。”
三日后,密探回报:铜驼巷的“胡商”实为东吴间谍,他们以通商为名,暗中运送甲胄图纸至南中。姜维拍案而起:“果然贼心不死!”他望向窗外的太学,忽然想起太学中有不少东吴质子,“速传太学博士,即日起教授西域学子时,需回避兵书战策。”
阿莱娜握着密报,眼中闪过寒光:“要不要趁机铲除这些旧部?”
姜维摇头:“不可轻举妄动。如今汉羌初和,西域方定,若洛阳内乱,必让外敌有机可乘。”他低头看着地图上的“铜驼巷”标记,忽然冷笑,“既然他们想玩阴的,孤便将计就计——让西羌商队假装运送‘蜀锦’,实则暗藏伏兵,待他们交易时一网打尽。”
计划实施当晚,铜驼巷的密室中,东吴密使正对着甲胄图纸狂喜,忽闻屋顶异响。姜维率亲卫破窗而入,七星剑抵住密使咽喉:“孤给过你们通商的机会,你们却偏要走绝路。”
密使颤抖着跪下:“大将军饶命!某只是奉命行事……”
姜维命人搜出密信,见上面果然盖着东吴印玺,不禁长叹:“孙吴啊孙吴,你我本可共御外敌,为何偏要同室操戈?”他转头对张虎,“将人犯押送廷尉府,密信呈给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