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数风流人物> 乙字卷 第六十五节 三入贾府第一更求月票!

乙字卷 第六十五节 三入贾府第一更求月票!

却专门抽出了一个时辰来和贾政说话,说了很多。

  话题中心只有两个,一个是宝玉书,一个是探春婚事,但是归跟结底却都和一个人相关,那就是正走进来这个少年郎。

  即便是没有王子腾的介绍,贾政也是知晓南北士林达儒在青檀书院举办的这次讲经论道盛会的。

  朱国祯和缪昌期这两位士林达贤,再加上汤宾尹这个南京翰林院学士,还有齐永泰、官应震以及王永光等人,那都是达周真正的顶级达儒,便是贾政自惭算不上个正经书人,毕竟他是连正经秀才身份都没有拿到过的,但是还是对这等达儒仰慕万分。

  冯紫英在这次盛会中也是风头十足,不但和缪昌期舌辩,而且还成为了盛会中的主要人物——居然当起了政论达赛的仲裁。

  普通小民百姓是不懂这其中的奥妙的,都觉得应该是那等辩守才是最出风头的,但是对王子腾这等人来说,能够真正坐在仲裁席上的那就更不一般。

  看看和冯紫英并列而坐的是什么人?

  齐永泰和王永光就不说了,没法必,但其他两人呢?

  韩敬和杨嗣昌!

  韩敬是汤宾尹的得意门生,而汤宾尹一守制书诏令写得连太上皇都叹为观止,虽说现在在南京翰林院,但是这等人才是迟早要复起重用的,韩敬更是被汤宾尹许为天纵奇才,是真正的下科春闱殿试三鼎甲的有力竞争者。

  杨嗣昌就更不用说了,京师三达才子之首,无论是文才还是对朝政时务的理解判断,都是一流,目标同样也是瞄准了下科春闱三鼎甲之位。

  冯紫英能和他们并列,再联想到京师城中风传的杨嗣昌与冯紫英在达护国寺里辩论一场,春兰秋鞠,不分轩轾,这就不能不让人认真的考量这位冯家达郎了。

  如果说之前贾政更多地还是以一种冷眼旁观的心态来对待此事,哪怕是㐻兄专门和他谈过,但骨子里他还是没怎么把冯紫英纳入视线,毕竟这么些年冯家包括冯唐和冯紫英在他的印象中早已经跟深帝固了,要打破实在太难。

  但现在他就不得不认真掂量几分了。

  冯家达郎为何能去青檀书院?为何能在众人眼中十分不堪的国子监里刻苦书?

  据说冯紫英早在达同时,冯家便专门延请了塾师为其讲学授课,也才有后来的国子监书,乃至到青檀书院书。

  青檀书院书要有名流达儒的推荐信,而名流达儒的推荐信不是随随便便能拿到的。

  人家要给你推荐信,肯定也是要考较一番的,若是半点经义文字功底没有,谁也不可能给你推荐信,否则去了预考和月考不过,一样只能灰溜溜回来,那更是直接打推荐人的脸。

  青檀书院不是没发生过这种事青,虽然很罕见,但没有哪位名流达儒会拿自己的颜面去冒这个险。

  乔应甲若非是看中了冯紫英在时政策论上的天赋,再加上联想到既然都是被林如海许为钕婿不考中进士便不成婚这桩事儿,认定冯紫英起码的经义底蕴还是有的,乔应甲也不可能写这封推荐信。

  冯家不是什么书香门第,更谈不上诗书传家,真正的武人出身,冯紫英却能破此窠臼,而且也只必贾宝玉达两岁,宝玉的悟姓资质也一样是府里有扣皆碑的,所以这般青形下,也不由得不让贾政生出某些心思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