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读小说网>书库>武侠仙侠>白骨妖踪> 第十章迎神入庙

第十章迎神入庙

而去,准备炼化吸收这一缕从死者身上得来的死气。

  大雨还在不停的下着,雨雾之中的寨民哪怕没有人催促他们,仍旧更加卖力的修建着神庙。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真的再为神明修建庙宇,他们将来真的会得到神明庇护!

  天色渐渐暗沉下来,黑夜之中的一处洞穴里,白无相正在汲取着玄鸦身上的一缕死气,人为百灵之长,精魄之盛远胜飞禽走兽,其死亡之时所散发出的死气也远比野兽浓郁精纯。

  白无相取走了玄鸦身上的死气,这死气穿过人皮的伪装,进入白骨本相之中,缓缓游走二百零六块白骨上,最终化作一缕缕精纯的妖力。

  他闭目凝神感应着体内的妖力,这一缕死气转化而来的妖力竟然远比依靠地阴之气修炼而来的妖力精纯。

  而且炼化这一缕死气,便抵得上他自己修行数月的功夫。

  这样的诱惑,若是寻常精怪只怕早就忍不住想要依靠杀人来获取死气增快修行。

  但白无相有着人的智慧,依靠杀人获取的死气可比不上这样寿尽诞生的死气精纯,而且杀人获取的死气还附带着怨念戾气,如若时日长久便会失去理智,迎来劫数,身死道消。

  想要活的长久,便需要一步步来。毕竟,这世上的猎妖师和捉妖师可不是吃素的。仅仅只是游均子一个祖上有过捉妖师的凡人,便能对他有些克制手段。

  那么那些专以杀妖修炼的猎妖师,只怕对自己威胁更大。

  人族虽然寿命不过几十载,但却因有灵智可以将传承一代代教传下去。纵然不曾亲眼见过,但白无相还是不敢轻视那些传闻中的猎妖师。

  他缓缓睁开双目,阴暗狭小的洞穴里,唯有一只玄鸦守在他身侧。

  即便没有灯烛,但他仍可以看清黑暗中的一切。

  这处洞穴是他寻找的暂时栖息之地,毕竟距离洞府建成还要三五日功夫。

  到了那时,他才能算是有了自己的洞府。

  ……

  深夜的云泽山,雨雾朦胧,黑石寨里,一间宽敞的房屋里,游均子躺在床上有些辗转反侧。

  他想了又想,终究还是觉得难以放下心来。

  自己虽不是捉妖师,可论起捉妖本事并不比一般的差。前几日里那只幻化人形的精怪站在雨中屋檐上看着他的场景,在他脑海中一直忘不掉。

  他看过家中的捉妖记事,家中往上数一共九代捉妖师里,最厉害的要数第四代先人游混双,曾经捉过一只藏在大江中近乎化蛟的蟒妖。

  但即便是那只修炼了五百余年之久的大妖,在先辈口中也绝没有眼前这精怪如此高明的智慧。

  老谋深算的妖灵精怪并不是没有记载过,比如狐族这类妖物就以狡诈闻名。

  可他请来的这只死灵精怪,在捉妖师的广泛认知中死灵精怪绝对没有这般高深的灵智。这自称无相的精怪,其跟脚像尸煞一类,可又像是亡魂白骨成精,让游均子有些不大敢确认。

  他之所以没有成为捉妖师,便是因为他的双目有着缺陷,无法开天眼,看不得精怪妖物本像,自然是难以成为捉妖师的。

  但游均子也是智慧不凡之人,硬是把捉妖师的本事学了七七八八,可无奈双眼缺陷,只能学风水之术进入凡俗之中。

  所有捉妖师乃至猎妖师都信奉一个宗旨,那便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眼前的无相看着是个好相处的精怪,那也是因为对方知道自己有些手段,不敢乱来。

  如若,有朝一日,自己不在人世了,那这位无相之神安知不会成为覆灭黑石寨的邪魔?

  毕竟,这位无相太过聪明了。

  游均子陷入了沉思,良久,他打开了一个密藏的小匣子,取出其中的特制笔墨,点亮了油灯,在昏暗灯光下伏案而写:

  “今为南昭三十七年,三月十六。我游均子乃通山游家捉妖师第十代传人,前事已不再提,只我受毅王殿下遗命同李义光参将率残兵入云泽山建寨八年有余。

  为求寨民安生,能在这精怪横行的云泽山中延续下去,万般无奈之下寻得一精怪,其自称名为无相,观其跟脚多半为白骨尸煞成精。

  我与此无相之精定约,请其守护山寨,寨民予它供养。但其智慧非凡,哪怕九世捉妖记事中也不曾记载过这类精怪能有这般远胜人智的存在。

  我恐其为旷世大妖,假意欺瞒,隐藏身份于此,致使人间遭难,涂炭生灵。故留此书信,遗其跟脚之密。

  观其衣饰为死人相,前身多为北关外人,且多半于近期出困,居无定所,藏匿山间,其根骨之处……

  我游均子或有眼拙,但也唯能观此之象,留此几种手段,只盼望没有用上此书之时。但后事万千,人力难测,有朝一日此无相之精真为害世间之时,我所留之言或可助后人一臂之力!

  切记,这世间没有无相之神,只有无相之妖!”

  当他停下笔时,已经写满了整整几张白纸。游均子小心的将所写纸张放在了密匣之中,将密匣放归原处后心中才算是稍稍有了些安慰。

  待到五日后,全寨山民倾力出动之下终于修建好了一座占地近亩大小的神庙,多以土木为料,建成了他们黑石寨的神灵之庙。

  虽然这座神庙极为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和高墙大柱,但以黑石寨特有的山土修筑,通体黑玄,长墙十余丈,也算是有些气势。

  游均子亲手提笔,用漆料为神庙提名修匾,上书“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