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这一新奇概念令娄晓娥有些茫然
或许交通堵塞导致迟到。”
工作人员摆摆手后离去,显然不愿多言。
“那毕竟是你父亲,不如派人去接他们吧。”
娄晓娥与何雨柱同坐豪华商务车内。
此次何氏集团董事长亲自前来迎接何雨柱,得知李处提及何大清也在车上时,她立刻想下车迎接。
然而被何雨柱阻止。
“别自寻烦恼,他向来不在意这些。
亲生子女都能舍弃,何况儿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何雨柱的话让娄晓娥颇感无奈。
她认为父子间并无深仇大恨。
即便日后父子和解,知晓今日之事,怕也不会责怪自己吧。
“不会的,就算何雨水知道此事也不会怪你。”
“再稍候片刻,想必也是一种体验。”
娄晓娥听后点头赞同。
许久未见,自不宜初次见面便起争执。
春风计划并非骗局,大陆对投资者的支持力度很大,地价也相当优惠。
在大陆的投资方面,娄晓娥完全听从何雨柱的意见,因为他总能发现新的商机和方向。
在他的带领下,何氏集团已步入正轨,成为亚洲乃至全球领先的知名企业。
娄晓娥对此深感钦佩。
当初她家虽有些财富,但因某些事件缴纳了巨额罚款,几乎耗尽所有积蓄。
那时在香江,娄家并不算显赫,然而经过数年发展,无论是娄家还是何氏集团,如今都在香江独占鳌头,商业领域更是无人能敌,许多人甚至效仿何氏的商业模式。
外界常称娄晓娥为女强人,但她深知,这一切成就皆源于何雨柱。
他的前瞻性思维与战略眼光是何氏集团成功的核心。
目前,何氏集团已涉足多元化业务,繁杂事务令娄晓娥连外出用餐的时间都难以挤出。
就以餐饮为例,何氏不仅打造高端酒楼,也不忽视低端市场,近期还推出外卖服务。
不仅如此,还成立了骑手公司,并整合了一条热线电话系统。
当时手机尚未普及,即便开发了相关软件也无济于事,人们无法通过电脑点餐。
然而,何雨柱在香江建立了多个电话接线台,收购整套通信网络用于第三方合作,例如顾客通过电话下单,系统会快速响应并协助完成点餐流程。
这一方式看似繁琐且依赖通话,但在那个年代已属先进。
对这个世界而言,这也是一种新颖的点餐模式。
一些西方国家已开始模仿,但进展缓慢。
何氏集团在香港业务广泛,涵盖电话、通讯及餐饮连锁等,几乎全港餐饮业都被其掌控。
然而,这并非垄断,而是对流传数千年的美食文化的延续。
各类菜系在香港蓬勃发展,为适应现代人口味,还增加了更多食材。
前世香港电影中的《食神》,何雨柱也曾举办过类似的食神大赛,每年吸引众多访客。
自从何氏集团涉足香港后,更是愈发繁荣,甚至超越前世的吸引力。
确实,香港是淘金热土,即使当普通外卖员也能获得可观收入。
不过,何雨柱并非带白家两人来谋财,他深知二人即便来到香港,仍会好吃懒做,妄图不劳而获。
既然如此,就让何大清彻底断了念头,这些年他过得也算安稳。
“再过半小时左右派人接他们,安排到我们的一处分公司。
规模别太大,否则他们可能不信。
至于何大清的哥哥暂且不露面,就说工作繁忙,先让他们安顿两天。”
娄小娥点头应允。
她珍惜与何雨柱相处的时光,不愿过多纠结琐碎事务。
庆幸的是,香港与内地往来日益密切,若想见何雨柱,无需再偷偷摸摸,坐飞机不过数小时。
“言归正传,外卖业务已启动。
届时我将在大陆建芯片工厂,研究生产未来智能电话所需的芯片。”
这一新奇概念令娄晓娥有些茫然。
所谓的智能电话,本质上是一种便捷生活的手机,能拍照、听音乐、读电子书,集多种功能于一体。
这正是我们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当然实体产业同样重要,毕竟无论何时,房地产都是盈利的关键。
何雨柱向娄晓娥阐述了他的想法,身为一名穿越者,加之系统赋予的能力,使他如鱼得水。
“您好,请问您是何大清一家吧?”
就在家人快失去耐心时,一位西装笔挺的男人出现。
白家老大立刻起身,快步迎上前:“是我!是我!我是何大清的大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