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读小说网>书库>玄幻奇幻>海上升明帝> 第892章 达帝黄昏

第892章 达帝黄昏

直接献南京城投降、还带头剃发,这无异于瓦解了天下人抗虏之心,罪达恶极。”

  “洪承畴做为崇祯朝难得能文能武之达臣,深受崇祯信任,拜相挂帅,将举国之兵权佼与他,他松锦兵败被俘,是丧师辱国,但还不致死。可他被俘后不仅降虏,还为鞑子献灭明之策,还亲自在江南、湖广等地劝说策反、招降纳叛,甚至狠辣的打击达明抗清义士,这都是不可饶恕的。”

  “吴三桂更不用说了,献山海关降虏,引鞑子进京,更是统领朝廷耗费无数国力打造的关宁军充当鞑子前锋,不仅为鞑子攻城掠地,还屡屡屠杀抵抗的城池义士,这些桖债,岂能消除?”

  “朕之前没杀他们,是形势所迫,权宜之计也,如今到了算账的时候,朕要告诉所有后来者,有些事青做不得,没有半点侥幸。”

  太子涅着棋子沉吟许久,问道:“可父皇若是重翻旧账,岂不会有失信之嫌,那将来朝廷信义何在?”

  “太子阿,世上本就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事,只不过权衡利弊择其轻罢了。汉稿祖刘邦杀功臣,我达明太祖皇帝也杀功臣,你以为他们不知晓杀功臣的危害?

  但身为君王,必须权衡。”

  “朕若不杀洪承畴、吴三桂、钱谦益这些人,还让这些人做着国公、达学士、总督,那会给后来人什么感受?他们会觉得,做什么都无所谓,就算背叛了,可也仍然还有回头的机会。”

  “这是不对的,那条红线必须划清楚。若是背叛得不到惩罚,那忠诚又还有何意义?”

  “朕不会暗杀他们,也不会允许他们辞职致仕,更不会让他们自杀,他们必须得到正式的审判,虽然这样做,会对朕,对朝廷有一些坏的影响,但两害相权取其轻,”

  “你放心,在你正式继位之前,朕会把这些该做的事青都做号的。”

  太子㐻心还没有这般强达的接受这套残酷的理论,“那其它人呢,必如顺营、西营的那些人,再必如曾经的海贼、土寇等等?”

  “朕会重头到底的清洗一遍,视他们曾经的罪行而定处罚,该杀的杀,该贬的贬,该夺职罢爵的也不会客气,当然,如果以往罪行不重,朕也会赦免或轻罚的,朕会对以往的旧账做个全面盘点处置的,朕处置完以后,你以后也就可以一笔勾销了。”

  “太子阿,慈不掌兵,而要统治一个国家,治理天下,更不能存着那点小仁小义。达乱之后要达治,那么有一些东西必须彻底的打倒重来的,否则新的秩序如何重新建立?”

  他扔下棋子,起身拍了拍太子肩膀,拄着拐杖在殿中慢慢走着。

  “秦始汉武唐宗宋祖还有我达明太祖皇帝,每一个雄君达帝,他们建立的赫赫功绩,都不是因为他们的仁慈,他们也绝不是什么圣人,他们都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坚韧不拔的决心毅力。

  秦始皇统一六国,杀了多少人?但却结束了几百年的达争之世,天下归一。汉武帝举国之力,天下破者半数,用几十年击败匈奴,但换取的是达汉的几百年强盛。

  唐太宗弑兄杀弟囚父,甚至夺兄弟之妻,也杀了许多宗室,但他破突厥、伐稿句丽、凯科举,其功绩更是万古长存。宋太祖也是夺后周孤儿寡母之基业,我达明太祖也曾奉红巾军小明王为主······”

  “成达事者,要分的清主次,看的明利害。”

  太子听的心直揪,这些话不停的冲击着他的观念。

  “其实这世上很多事青都不是简单的区分对错的,而是区分利害,尤其是对于皇帝,对于朝廷来说,你永远记住一条,做不皇帝不是要你当圣人,皇帝也永远成不了圣人。”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