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 第61章 玉玺风云落,各方动向异

第61章 玉玺风云落,各方动向异

  他小心翼翼地将木盒重新盖好,用黄布再次仔细包裹起来,动作一丝不苟,如同对待稀世珍宝。

  而后,他转身走到书案前,郑重其事地摊开一张洁白的帛纸,取过上好的徽墨,饱蘸浓墨,提笔疾书。

  笔尖在帛纸上游走,留下一行行工整而肃穆的隶书。

  “臣荆州刺史刘表 谨上表于陛下:”

  “臣表诚惶诚恐,顿首再拜。臣闻天命有归,神器难僭;紫微临照,惟德是膺。今荆襄鄙野,忽降殊祥,此实天佑汉祚,非臣愚朽所能窥测也。”

  “臣谨禀: 本月壬辰,南阳郊野雷雨大作,白虹贯于紫山。乡民垦土修渠,偶见地裂三尺,有青石函藏于其中,函开则霞光盈野,鸾鸟环飞。臣急遣别驾蒯越驰往验视,乃得 玄璧螭钮玉玺 一方!臣急召州中宿儒、故府老吏共辨之,乃知此即始皇帝琢和氏璧所制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传国玉玺!其侧崩角嵌金,与《汉官仪》所载王莽篡时崩缺之迹吻合无差。”

  “臣夜捧此玺,战栗如临渊谷。昔光武龙飞白水,神雀衔玺入洛;今圣主蒙尘而宝器重现,岂非昊天再授历数于陛下乎?臣虽居南藩,日夜西望,常恨李傕、郭汜之乱未平,洛阳、长安之驾未安。今敢不奉天命,献此重器!”

  小主,

  “伏惟陛下: 垂日月之明,收还鼎之瑞。臣已备玄纁五色,使别驾蒯越率虎贲三百,护玺昼夜兼程诣阙。惟愿白虹贯日,玉烛重辉;则臣虽碎首阶前,犹生之年也!”

  “臣表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初平三年九月庚午 荆州刺史臣表上”

  写毕,刘表仔细审阅一遍,确认无误后,将表书小心折叠好,与那黄布包裹一同放入一个皂囊之中。

  他取来封泥,在炭火上烤软,郑重地按在封口处,再用力盖上自己的荆州刺史官印。

  做完这一切,他扬声唤道。

  “来人!”

  门外立刻传来恭敬的回应。

  “传别驾蒯越。”

  “诺!”

  不多时,一名身着官服、气度沉稳的中年文士快步走进书房,躬身行礼。

  “主公。”

  刘表将封好的皂囊递给蒯越,语气凝重。

  “异度,你亲率虎贲精锐三百人,即刻启程,将此物昼夜兼程,务必亲手送至长安陛下手中。”

  “沿途须加倍小心,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蒯越接过皂囊,感受着手中沉甸甸的分量,以及主公话语中前所未有的严肃,心中一凛,立刻明白了此行的重要性。

  他郑重抱拳。

  “越,定不辱使命!”

  ……

  宛城。

  太守府,议事厅。

  袁术高坐主位,脸色阴沉,目光扫过下方垂手侍立的文武官员。

  府内前几日的喧嚣混乱虽已平息,但空气中残留的紧张与狼藉,依旧提醒着众人不久前发生的一切。

  “这宛城,已被我们刮得差不多了,油水也榨干了。”

  袁术的声音带着明显的不耐与厌弃。

  “城中那些所谓的豪族,一个个阳奉阴违,靠不住!”

  “本将军有意离开此地,不知诸位有何高见?我们该去往何处?”

  他环视众人,等待着回答。

  下首,长史杨弘闻言,立刻上前一步,躬身附和道。

  “主公所言极是。宛城民心不附,豪强更是首鼠两端,此地确实非久留之地,早日离开为上。”

  他这番话,显然是顺着袁术的心意说的。

  袁术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目光转向另一侧的谋士阎象。

  阎象上前,略作沉吟,才缓缓开口,声音谨慎。

  “主公,依象之见,可取道兖州。”

  “哦?兖州?”

  袁术挑了挑眉。

  “正是。”

  阎象继续说道,

  “前些时日,兖州刺史金尚不是曾来投奔我等吗?如今正好可以打着为金府君讨还兖州的名义进兵,如此一来,也算师出有名,不至落人口实。”

  此言一出,厅内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阎主簿此计甚妙!”

  “对!兖州富庶,远胜当今南阳,正合主公大展宏图!”

  “以金尚之名入兖州,名正言顺!”

  袁术听着众人的议论,脸上的阴沉之色稍缓,眼中闪过一丝贪婪的光芒。

  兖州……那可是块富得流油的好地方!

  比这破败的宛城强多了!

  “好!”

  他猛地一拍扶手,做出决断,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