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愁容满面

  “石头。”李世民将目光放在了石头的身上:“你家郎君也说了不少,关于此事,他有什么看法?”

  石头摇了摇头。

  “回陛下,这方面,郎君没说,只是让臣将东西带到,告知陛下他们在庄子上的发现,像让陛下和朝廷诸位相公们重视起来。”

  “你家郎君也想不出什么合适的办法来啊。”李世民摇了摇头。

  不过也是,连自己和右仆射中书令他们都想不出什么应对的办法来,李复又能有什么主意呢?

  前隋发生蝗灾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李复呢,他没有经历过,也没有多少人会跟他说这种事.......

  李世民自己想着想着,便琢磨到这里了。

  突然感觉有点不对劲。

  对啊,前隋发生过一次蝗灾,那时候李复还没出生呢,没见过,没经历过,周围也不会有人闲着没事儿跟他说什么蝗灾的事儿。

  毕竟蝗灾的话,这等话题,人们还是避讳莫深的。

  那既然是这样的话,李复是怎么知道关于蝗灾这么细的事儿,还去地里扒拉土壤,竟然还认识蝗虫卵。

  这玩意儿,大多数人见了,也不一定能认出来这是蝗虫卵,若是不说,朝堂上饱学之士,有几个人能看出来?

  结果李复就看出来了。

  李世民想到这里,微微蹙眉。

  李复这小子,还是有东西藏着!

  都这节骨眼了,说话还不说明白,还自己藏着掖着呢,这可是大事!

  李世民认真的看着石头。

  石头被他的目光盯着,有些发毛。

  “陛,陛下。”石头有些慌张。

  “你家郎君,只对你说了这些?”李世民再次向石头确认。

  “回陛下,的确是只跟臣说了这些。”石头认真回应。

  李世民点了点头。

  石头这里,是问不出什么话了。

  “好,你回去转告你们家郎君,就说朕知道了。”李世民说道。

  “是。”石头赶忙拱手应声,随后起身,离开了两仪殿。

  等到石头走了,长孙无忌这才看向李世民:“陛下,关于此事.......”

  “先按照你们说的做,去调查取证。”李世民说道:“也让钦天监再次确认下雨的事。”

  “确认之后,我打算,亲自去泾阳县庄子上走一趟,你们随行。”

  “是。”三人拱手应声。

  李世民琢磨着,正好,萧瑀也在庄子上,这一趟过去,既问蝗灾,也给萧瑀官复原职。

  自己这个皇帝都亲自到庄子上去了,当面给萧瑀下旨,也是给足了萧瑀面子了。

  这样,两边都相互给了台阶,顺着下来,相安无事,再好不过了。

  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地里干活的人也多了起来,只是,他们的脸上,都带了几分愁容,休息的时候坐在一起聊天谈论的,也是下雨的事。

  老天爷不下雨,他们看天吃饭,哪儿能不愁。

  萧瑀现在虽然不在朝中,不参与政事,但是自从知道了可能会有蝗灾之后,依旧是忧心忡忡的,每日教书回来之后就琢磨着想对策,但是想了许久,还是没能想到什么有效的方法。

  萧瑀也发愁,愁的是,经过李复的解释和亲眼看了摆在眼前的事实论证之后,他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蝗虫形成蝗灾,也知道了蝗虫并非不可灭,只是人们给它找了个名头,有那个名头在,人们不敢动手。

  要如何才能让所有人都相信,这不是惩罚呢?

  只有让他们相信了,放下心里的那些想法和负担,才能让他们动手去灭蝗虫。

  至于杀生太多,蝗灾一起,地里粮食绝收,人都顾不过来了,还要顾蝗虫吗?简直荒唐。

  这天,萧瑀从学堂回来之后,直接去了隔壁陆德明家里。

  陆德明在家也不研究他的书本了,反而开始研究李复些的关于学堂课程改革的事儿了。

  李复的课表安排,还有课程安排,看上去,倒也是挺合理的。

  只是这样一改的话,学堂扩建,带学生的先生,也要多找几个,而且,这样的话,对于学堂教导学生的先生的要求,也不低啊。

  而且,课表上看,李复也是啥都要教给学生,这是要培养全才吗?

  要读书,要学算数,要强身健体,甚至课表上还有军事课。

  这军事课是要做什么?学兵法吗?这可就大不妥了。

  还有一些有涂改的地方,上面写着什么自然与科学........

  音律入门,书法练习.......

  学的有些杂了,这能行吗?这是现在的学堂能够教授的东西吗?

  不切实际啊。

  陆德明有些持怀疑态度,所以他也想找萧瑀聊聊这课表的事儿。

  正想着呢,萧瑀从门外进来了,来到了院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