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可怜呐

  李复用这些人,也不管他们什么名气大名气小了。

  从底层上来之后,思维跟那些从小长在高门大宅里的人,多少还是会有不一样的。

  至少他们知道,一砖一瓦成本多少,中间有多少程序要走,最终到了他们手里的账本,该是什么样的,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一颗鸡蛋五十两银子的事儿,莫要闹出此等笑话来。

  李复回到自己的营帐之中,开始翻阅账本。

  账本上的记录,用料几何,价值多少,他心中都有数。

  什么是做账?什么是用面子换实惠?什么是钱在外面转一圈最后来到了自己的口袋?

  最简单直接的,学院资金,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

  就打个比方来说。

  当学院的管理得到一笔资金,他们会用在哪儿?

  六楼的宿舍装电梯,不,是给二楼的食堂装电梯。

  因为管理不去宿舍六楼。

  门口竖个大石头,上面写点什么字儿,这玩意儿计较起来,什么价钱,谁能说得清?

  我说上面的字是名家所题,普通人能看出个球来?

  要添置什么,翻新什么,要看亲戚家是做什么买卖的。

  有生之年甚至能够看到厕所管理系统。

  是怕有人偷屎吗?

  这边工地上,甚至连个围挡都没有,人来了,直接就是干,什么多余的东西都没有,各种材料就往工地上一堆,工地上这么多人呢,晚上还有值守巡逻的,东西反正是丢不了。

  不管是哪方面的安全,调兵过来一驻守,都能够得到保障。

  眼下无战事,洛阳的常备守卫在营地里也是混日子,偶尔训练,倒不如拉过来干点正经事。

  李复翻看这些账本的速度是很快的,因为这账本是否有问题,他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而且,这账本到他手里,之后就要去誊抄存档了,说明姜确和杜构已经各自看过一遍了,没有找出什么问题来,才敢交给自己。

  泾阳县庄子上,从宫中来的花匠兢兢业业的伺候着地里的棉花,从水渠里取水浇灌棉花地。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到现在竟然是一场雨都没下。

  庄户们也犯难了,难不成,今年又要干旱了吗?

  河道水渠里的水,还能支撑上一阵子,但是等入了夏,还不下雨的话,可就要遭殃了。

  身在临颍县的李复,也感受到了天气炎热的不寻常。

  想起当初来的时候,姜确说的,今年雨水不多。

  李复在营帐里拿着扇子给自己扇风,看着姜确杜构和王玄策他们仨忙着事情。

  “难顶啊,今年可千万别闹什么旱灾,本来粮食就不够,还要减产的话,老百姓的日子就没法过了。”李复感慨着。

  “不好说啊。”姜确叹息。

  晚上出门看看头顶,姜确不好把话说的太难听。

  营帐外,伍良业进来了,手里还拿着一封信。

  “郎君,家书。”伍良业将信交给了李复。

  李复拆开信,仔细的看着。

  “多亏了去年行本你在庄子上修河道,修水渠,庄子上眼下还不错。”李复说道:“别的地方日子可就没有庄子上好过了。”

  “是王妃说起了庄子上地里的事吗?”姜确好奇问道。

  “恩,提了一嘴。”李复点点头:“也说了前段时间长安城发生的一点事,如我所料,死了不少人。”

  “韦德运一家,被抄家斩首,不过韦挺比较聪明,没有被牵连进去。”李复说道:“另外还有两家,也是如此,虽然损失惨重,但是推出来一些人,倒是保全了家族里其他人。”

  李世民也从这件事里,到手了不少好处。

  三家人,因为这件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算是割了肉,才让李世民没有对他们继续追究下去。

  不然,刺杀皇室,这个罪名扣下来,认真追究起来,三族都要遭殃。

  如今只是追责了参与进去的本家,其他的,算作“陛下仁慈”。

  至于暗地里付出了什么代价,就默认不问了。

  李复的小本本记仇,但是记上去的,都被李世民给砍了。

  这事儿弄的.......

  挺好。

  泾阳王可没杀人。

  泾阳王多可怜啊。

  总是被人惦记着。

  唉,太可怜了。

  李复收起家书,提笔开始给家中回信。

  无非就是自己在这边一切安好什么的,至于回长安.......

  这边眼看着一切都步入正轨了,过段时间回长安,也不是不可以。

  两仪殿。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