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高明都提出来了,那阿翁就准了,以后你若是出宫想要带上你七叔,就让你七叔一起跟着去吧。”李渊抚须笑着。
孩子们凑在一块,关系好,是他乐见的。
虽然老七和高明差着辈分,但是年龄相差不多,能玩到一起,这是好事。
将来,说不定老七也能成为高明的助力。
皇室,可莫要再闹出什么同室操戈的事情了。
自己的幼子们,将来还是要封出去,要生存的,多跟二郎还有承乾他们走动,也是一件好事。
至少将来莫要被人利用了。
李渊做皇帝,做太上皇,他可太知道,那些想要打着旗号为自己谋利的人会如何做了。
当年,李渊自己就是这么做的。
李元昌顿时喜上眉梢。
看到李元昌满脸开心,李渊也是会心一笑。
人呐,开心一点,比什么都好。
城外作坊。
作坊里正式忙碌了起来,本来在宫中侍奉的人,大多都是心思细腻肯学的。
只是教导了一两天,他们就已经完全掌握了作坊里的各个关节。
今日一早,负责制衣的人,便去了金吾卫的营地当中,作坊这边的管事,也提前与候参事说过了,要为金吾卫的将士们分批次做棉衣,让候参事将第一批人选确定下来,作坊里的人要来量身定做,要来量尺寸的。
侯景一听,还有这好事儿?
那感情好,等到了冬天,再去长安城里巡逻的时候,就能少遭罪了。
有新衣裳穿,太好了。
侯景一瞬间觉得,什么借用物资,什么帮忙搭建帐篷,当时只嫌他们金吾卫去干活干的少了。
瞧瞧新邻居。
侯景一晚上都在确定人选,斟酌着。
金吾卫这边,有八成的人,都是要上街巡逻的,不断的换防,大冬天的,在外面巡逻一整天是不可能的,换防回来休息暖和。
剩下的两成人,都是营地里的后勤人员。
离着金吾卫营地近的好处在此刻显现出来了。
作坊里的一部分人到了营地门口,侯景亲自带人出来迎接。
一来是作坊这边是给他们送福利来了,二来,作坊可是陛下和皇后娘娘让泾阳王殿下搭建起来了。
不管是陛下和皇后娘娘的恩泽也好,作坊的好意也罢,对他们而言,都是值得感激的。
作坊的管事见到侯景,拱手行礼。
“候参事,我们来为将士们量身了,第一批人选,可已经确定好了?”
侯景点头应声。
“已经确定下来了,今日上午,没有安排他们去巡逻,一上午的时间,够吗?”
“不够的话,我再调整一二。”
管事连忙应声。
“足矣,足矣。”
“里面请。”
侯景将人请进了营地内。
棉花作坊的一行人带上工具,进入了营地里。
他们两人一组,一个人给士兵丈量,另外一个则是负责记录。
宫中之人,有一些识字的,这些识字的会写的,便担当起了记录员,拿着册子和笔墨,在一边详细的记录下数据。
只用了半上午的时间,第一批人的制衣数据就被记录了下来。
“候参事,明日,我们这边再来记录第二批。”管事拱手说道。
“这么快吗?作坊那边,能忙活的过来吗?整个金吾卫营地当中,人数可不少。”侯景好奇问道。
“抓紧时间,能忙多少是多少吧,眼见着入冬了,可不能到时候天寒地冻的,棉衣还赶制不出来,明明棉花都已经在库房里了,还让金吾卫的兄弟们挨冻,以往是没有这个条件,如今有这个条件了,必然是要抓紧加以利用的。”
作坊管事的一番话,说的人心里暖暖的,周围的金吾卫们再看向作坊里的这些人,纷纷面露感激。
“有劳你们了。”侯景认真拱手道谢。
“也是多亏了陛下,给了我们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一条路,当初作坊建造的时候,营地里的兄弟们也没少出力,现在,也是到了我们该出力气的时候了,候参事,我们就不在这里多耽误了,告辞,日后有什么用得着的地方,尽管到作坊里去知会一声。”
“好。”侯景笑着应声:“我送你们。”
“侯参事客气了,请留步。”
双方客套一二,侯景硬是将人送到营地门口,看着他们回到了作坊里。
“棉衣啊。”侯景笑着感慨一句:“这下冬天出去巡逻,不用遭那么大的罪了。”
侯景身边跟着的金吾卫郎中不解。
“棉衣?跟兄弟们穿的袄子有什么区别吗?”
“有啊。”侯景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