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9章 巡视作坊

  还有的宫女,守在纺织机面前,织白叠子,到时候还能做些围巾披风什么的,金吾卫那边都用的上。

  不仅仅是棉衣,还有棉被什么的。

  第一批棉花的数量必然是不够的,可是这些天,陆陆续续的,来了第二批,第三批棉花,堆在库房里,满满当当的,作坊的库房已经要堆不下了。

  可是据说,还有在路上的呢。

  高昌那边第一次往这边贸易棉花,也是让他们能熬过一个富裕的冬天。

  毕竟棉花是要用粮食去贸易的,高昌的粮食可不多。

  逮着这么个机会了,鞠文泰必然是要用更多的棉花,换取更多的粮食,让高昌国的百姓能吃饱,能过下去的。

  国内的棉花,用不上的,全都掏出来了。

  鞠文泰是四月份来的长安,四月底就回到了高昌,知道能用棉花从大唐这里换取粮食之后,就在高昌,让百姓们多种植棉花,多出来的,都能换粮食。

  百姓们知道这个消息后,虽说半信半疑,但是毕竟是自己的王说出来的话,还是有一些可信度的。

  那就多种一些棉花好了。

  一辆马车,上百人的队伍停在了作坊门口。

  作坊里的管事听到门房说起这场面,有些惊讶。

  难道是陛下来了?

  管事连忙出门去看怎么个回事。

  一出门,就见到太上皇,太子殿下,还有鲁王殿下从马车上下来了。

  “奴婢拜见陛下,太子殿下,鲁王殿下。”

  管事吓了一跳,连忙上前行礼。

  没想到竟然是太上皇带着太子殿下来了。

  他们这个小小作坊,当真是蓬荜生辉了。

  “免礼。”李渊笑着看向管事身后的作坊。

  “这作坊,倒是跟泾阳县庄子上的作坊大差不差。”

  泾阳县庄子上的作坊,李渊是去过的,当初李复在作坊里弄什么酱油,他还去参观过。

  那会儿庄子上的作坊可没有现在的多,这才两三年的时间,想起庄子上,那也真是大变样了。

  “回陛下,这作坊建造的时候,因为时间紧迫,泾阳王殿下用的就是他庄子上的作坊图纸。”

  “原来如此。”李渊点点头。

  “带朕进去看看吧。”

  “是。”管事应声:“陛下,太子殿下,鲁王殿下,里面请。”

  管事的带路,带着众人往作坊里去。

  作坊里按部就班在忙碌着,但是在见到李渊的时候,都纷纷起身行礼。

  李渊摆了摆手。

  “无须再行礼了,你们都各自忙各自的,朕虽然过来走动走动,但是也不想耽误你们干活儿,你们现在做的事情,朕也知道,马上就要入冬了,你们为将士们赶制棉衣,辛苦了。”

  众人闻言,眼神里都露出欣喜,感动。

  太上皇陛下竟然对他们说辛苦了。

  这是以前在宫中,都未曾听到过的激励的话语。

  干活!抓紧时间干活!

  绝对不能辜负太上皇的厚望,不能辜负陛下和皇后娘娘对他们的期望!

  靠着自己!把日子过好!把作坊建设好!

  李渊走到一名宫女跟前,看着她正在裁剪布匹,时不时的还要看看手边的册子。

  “这册子上,写的是什么?”李渊好奇问道。

  “回陛下,这册子上记录的,都是衣裳的尺码,棉衣穿在身上要想保暖,就要合身,所以,金吾卫将士们的棉衣,都是要量身定做的,袖子这里,会长一点,寻常时候,手在袖子里,也保暖。”宫女说道。

  李渊微微颔首。

  “那袖子如果这么长,将来弄脏了,可不好清洗啊。

  棉衣棉被不好清洗,李渊这也是从自己铺的棉褥子得到的经验..........

  至于是怎么得到的经验,就别问了,反正是得到了经验,就够了。

  “袖子的话,里面会有一个袖套。”宫女说道:“前后两面用绳子绑住,中间的话,金吾卫的盔甲,有袖臂,能固定住,到时候如果脏了,只需要将袖套拿下来洗干净就好。”

  “好好好。”李渊抚须笑着:“都已经想到了啊,很好。”

  李渊笑着摆摆手,示意宫女继续做事。

  管事随着李渊一边走一边看,若是李渊问起什么,他也好做解释。

  “你们这边开工之后,泾阳王来过吗?”

  “回陛下,第一天的时候,泾阳王殿下来了,指导了许多,后续的话,可能偶尔还会过来一两趟,不过等到殿下他回庄子上,这边一切就只能靠我们自己了。”管事的拱手应着:“也不能总依靠泾阳王殿下,我们这帮人,离开殿下的教导,也要自己学着摸索着做事才行。”

  李渊听到这话,满意的点点头。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