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相互扶持

  “三十六桌,真不少了。”李复念叨着,再次开始动手。

  柳娘的话说的对,准备的这些食材,宁肯多了,也不能少了,到时候真要是少了,不是那么回事。

  本来办的这么热闹,就是冲着面子去的,东西少了,这不打脸吗?

  泾阳王府家大业大的,又不是出不起东西,多了,吃不完,可以给庄户上的邻居分一分。

  少了,那只能说明,泾阳王府,有点抠啊。

  “柳娘,你说说,这三十六桌,都是怎么安排的?”李复好奇。

  “庄子上的人占的是多的,老赵提前走访了,给庄子上的家家户户送了请帖,每一户至少有一个人来,多的呢,也只是两口子过来吃顿饭,不是所有人都过来。”柳娘解释着:“如果庄子上所有人都来吃席的话,这三十六桌是打不住的。”

  李复也觉得是,这是他的庄子,庄子上有多少人,他心里还能没数吗?

  “不是,好好的婚宴,多少也能吃顿好的,怎么没全来啊?”李复好奇。

  “那全来,得送多少东西啊。”柳娘咧着嘴笑:“就算是老赵不要,他们也不好意思不拿啊。”

  “就是请帖送过去,千叮咛万嘱咐的,说不要拿东西,都是自己人,来吃顿饭热闹热闹,就这,提前两三天,庄子上的人就开始往这边送东西了,青菜,鸡蛋什么的,还有主动上山打柴送到这边来的,怕这边这些东西不够用。”柳娘解释着:“都想着在自己能帮上忙的地方,尽力的帮忙。”

  “眼下不是个忙时候,庄子上唯一能干的活儿就是阎少匠那里了,不过那边工地上,家家户户都是青壮在那里干体力活。”

  “打扫整条街的卫生,宅子里清扫,外面搭桌子,庄子上能来帮忙的都来帮忙了,明天这边帮厨,还得多呢。”柳娘笑道。

  两人一边聊天,手上的活儿也一直没停下。

  “要我看,干脆,都来,反正已经通知到了,年前,趁着这个机会,大家也坐在一块,吃上一顿。”李复说道:“我成亲那阵,外面摆的流水席,时间上呢,在春天,也谈不上说到了年底,大家伙坐在一块乐呵乐呵什么的。”

  “那会儿,规矩多,我自己都被折腾的晕头转向了。”

  “郎君,您是贵人,您成亲的事儿,跟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肯定是不一样的,您跟夫人成亲,亲事筹备,就耗费了一年多,都得是按照书上的礼节来的。”柳娘脸上带着笑意。

  自家郎君成亲之后,他们这些宅子里的老人,可也是高兴了很长一段时间呢。

  自家郎君也是老大不小的了,哪儿能总是不娶媳妇。

  家里条件好了,娶个美娇娘回来,正好。

  “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成亲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个好日子,双方家里一准备,也就拜堂成亲了。”

  “老赵的亲事,若非咱们家中条件好起来了,郎君您又特意嘱咐要风光大办,估摸着,也无非就是在这宅子里摆几桌酒,邀请宅子里的人吃顿饭罢了。”

  “不管是你,还是老赵,名义上你们是宅子里的仆从,可是当年住老宅子里的时候,你们就在了,你们都是我的家人。”李复回应着:“就想想当年咱们在老宅子里,过的是什么日子吧。”

  “看似是有个不错的老宅子住着,庄子上这些人家,每年交粮食到宅子里,谁家日子过的也不容易,粮食能交多少?只是没饿死咱们而已。”

  “也是郎君您心地善良。”柳娘接上话茬:“别人家的庄子上,主家也不一定有您这么善良,要交粮食,可不管你家里能不能吃上饭,说交多少就交多少。”

  “别人庄子上,要是有病了,没饭吃的,主家可不一定管。”

  “您呢,都管着,所以整个庄子,当年才能一路相互扶持着走到今天。”

  要是没有村里的这些庄户们跟宅子里的人同心协力,当年这庄子,也没那么容易就能保住。

  庄户们也知道好赖,在这位年轻的郎君手底下,有活路。

  但是到了别人家手底下,那可就说不准了。

  长安城里的高门大户,多少都是吃人的主?

  “是啊,这不都相互的吗?”李复脸上带着笑意。

  现在日子过好了,再回想起以前过的日子,他们这些老宅子里的人,说是主家,实际上整个老宅子也是个空架子,大家伙凑在一起,保暖取暖,年头不好的时候,没饿死。

  这份情谊,就已经不是旁的所能比较的了。

  “所以说,加桌子,让庄子上的人,不管老的少的,都来吃顿饭。”

  “那这事儿,得您去张罗。”柳娘说道。

  “那没问题啊,加桌子来得及,食材方面,准备的,我看也差不多。”

  “那是肯定的。”柳娘说道:“当初购置食材,只多不少,多了的,拉回宅子里,也能消耗的了。”

  “就算宅子里消耗不了,送到酒楼去,一样都能用的上,所以在采办的时候,都是尽量往多了买。”

  “那就行。”李复点头,放下手上的菜刀,到外面去找老赵。

  老赵在宅子里,媒婆在跟他确认明天成亲的细节。

  “老赵啊。”李复进了宅子,

  “郎君,有何吩咐。”老赵连忙先应声李复的话茬。

  “让人在外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