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2章 难除

msp; “殿下,倒不是末将笑话您,是您真的想的过于单纯了。”

  “严查三代?家中人无犯罪记录?”

  “这年头,长安城的高门大户,哪一家是干干净净的?但是宅子里的主家,又哪个不是干净的?”苏定方无奈说着:“听上去有些矛盾,但是这都是事实,肮脏的事情都做过,但是都不是人家亲自去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要有一个想法,有一个苗头,甚至连话都不用多说,有多少人上赶着帮他们去将事情解决掉,他们依旧是干干净净的,哪怕是后续出了什么事,人家连话都没说呢,如何追究?如何记录?”

  “那些世家子弟,自打出生,履历就不干净了,但是明面上,却是如同白纸一张。”苏定方感慨:“满长安城,甚至整个大唐,有名有姓的,八成如此,家族一体,无法分割。”

  “一荣俱荣,但是一损,可就不一定牵连了。”

  “无非割块肉罢了,很快就能长好的。”

  苏定方没有什么出身,因此这般提起高门大户,世家豪族,他心中有些愤懑不平。

  他有本事,但是这么多年,混着混着,就到这庄子上带领这一千王府两卫了,这还算他运气好的,毕竟,泾阳王府,等同于在陛下跟前露脸了,而且,泾阳王还保了他一份前程。

  还是远大前程。

  “那依你之见,兵学院的学生,该如何挑选?”李复问道:“我总归要整理一番,也好呈送给陛下,到时候见到陛下商议的时候,不能只给问题,不给方案呐。”

  “末将以为..."苏定方在屋内踱步,身上的盔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不如从寒门子弟中挑选。"

  "这些人虽无显赫家世,但胜在心思单纯,更易调教。"

  “书院出来的,最终,都是天子门生,他们只忠心于天子,若是他日从军,真能在军中建功立业,混出头来,位列朝堂........”

  他们,也会是陛下最趁手的武器。

  李复若有所思地点头,他明白苏定方所说的意思,皇帝与世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又相互忌惮。

  坐在皇帝的位子上,谁都不希望世家做越做大,总要打压的,但是另外一方面,世家当中,人才辈出,官员大多出身于世家,朝廷不得不用,皇帝不得不用。

  世家之庞大,根基之深厚,寻常人难想,天下安定,日子太平了,想要收拾他们,可不容易。

  一个世家,分支多,在朝为官有上百人丝毫不稀奇,也不算多,这还是往保守了说。

  嫡系旁系,几千人有余,加上依附在这棵大树上的,连从属带家仆,三五万人打不住。

  要收拾世家,怎么收拾?

  全杀了?

  几万人,全宰了?

  那岂不是天下动荡,朝局不安?

  一个世家几万人,五姓七望关陇八大家,这还只是掐尖的一批。

  河北世家,山东士族,江南士族,相互之间势力是盘根错节,都是殷勤,说白了,大方向上是一家人,他们连李唐皇室都看不起。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天下谁来坐,这都不重要。

  宇文家不行,那就换杨家,杨家不行,换李家。

  李家要是他们不满意了,也还能换。

  无非就是,如今天下刚刚安定下来,都想着过几年安稳日子,再加上,李家出了个李世民,可不好对付啊。

  太能打了。

  再对上,胜算没有那么大了,只能以平衡之道,大家先相互安稳着。

  书院最初的建立,就是指望着将来书院能有足够优秀的人才,为皇帝所用,能够成为朝堂上的新鲜血液。

  说白了,就是用新贵来对抗老勋贵,提拔新的势力,平衡朝堂。

  至于能坚持多久,坚持到什么时候,那也是看气数。

  大汉这么强,最后还亡了呢。

  哪儿有千年的王朝?

  “寒门,平民子弟,跟如今的勋贵家还是有些不同的,勋贵之家出身的,条件好,起点高,只需要稍微用功,就能有不小的建树,但是寒门,平民,想要出人头地,那就得拼命,拼命之余,还要有机会,有路,书院给机会,给路,那这些人,就能真豁得出去。”

  “这股子狠劲儿,是那些自小锦衣玉食的人,所不具备的,至少,大多数是不具备的。”

  “当然,也不乏有出身好的,还勤勉努力的,这种人,占尽了气运,上千个能出一个,就已经是老天爷的眷顾了。”

  苏定方感慨着。

  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上马提刀拼命了。

  一身的本事经验,全都是实战积累下来的,并非读兵书读出来的。

  至于泾阳王殿下总说他自己是纸上谈兵,苏定方不信,能写出着训练手册的人,纸上谈兵?开玩笑呢。

  若真是纸上谈兵,那又如何?真当赵括没本事?只是倒霉孩子遇上神对手和拖后腿的自家人了。

  “普通人家,争一份命,争一份运,甚至,不是一代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