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104章 萧鸾篡位施奸计 子懋亡身叹悲歌

第104章 萧鸾篡位施奸计 子懋亡身叹悲歌

  却说新安王昭文登上了王位,开始封赏各位王公大臣。

  鄱阳王锵被提拔为司徒,那可是个手握大权的位置;

  随王子隆呢,成了中军大将军,威风凛凛;

  卫尉萧谌也不赖,当上了中领军;

  司空王敬则更是被封为太尉,那地位可高了;

  骠骑大将军陈显达也升为了司空,权势显赫;

  尚书左仆射王晏则是被提拔为尚书令,掌管朝中大事。

  其他的亲戚和老功臣们,也都各有各的升迁调动,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这里有两个人特别值得一提,那就是萧鸾的两个侄子,遥光和遥欣。

  他们俩其实并没立下什么大功。

  遥欣是始安王道生的长孙,所以继承了爵位。

  这次因为给萧鸾出了力,特别被任命为南郡太守。

  不过,萧鸾并没让他真的去南郡上任,而是把他留在身边当参谋。

  遥光则被派到兖州当刺史去了。

  没过多久,萧鸾又把遥欣的弟弟遥昌也安排了出去,让他当郢州刺史。

  这一番操作,大家都看在眼里,心里也明白了几分。

  有一天,萧鸾和遥光在一起聊天。

  萧鸾说:“遥光啊,你看我现在这位置,虽然看似风光,但其实也是如履薄冰啊。”

  遥光赶紧表态:“叔叔,您放心,我和遥欣、遥昌都会全力支持您的。”

  萧鸾点了点头:“我知道你们都是我信得过的人。

  现在我把你们三个侄子都安排在不同的地方,就是要让你们成为我的左膀右臂,互相照应。”

  遥光心领神会:“叔叔,您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一定尽心尽力。”

  就这样,萧鸾心里已经盘算好了想要篡夺王位。

  他把这三个侄子都精心布置在内外不同的位置上,好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党羽和支援。

  话说鄱阳王萧锵,还有随王萧子隆,他们俩年纪都还不到壮年呢。

  说起来,高武帝的子孙里,好多都早早没了。

  剩下的就数萧锵和萧子隆地位最高,名声最大,资历和威望那也是顶呱呱的。

  可萧鸾对他们忌惮得很,但表面上却装得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

  有一回,萧鸾和萧锵聊起国家大事。

  说着说着,萧鸾那眼泪就跟着话一块儿流下来了。

  萧锵一看,哎,这萧鸾看来是真心的啊,和我是一条心,没啥坏心思。

  可他哪儿知道,萧鸾这是玩儿的套路呢。

  朝廷里头外头的人,眼睛可都雪亮着呢。

  他们早就把萧鸾那点诡秘的心思看透了。

  制局监谢粲,私下里找到锵和子隆,对他们说:“萧鸾萧令那家伙嚣张跋扈,大家心里都清楚。

  现在他更进了一步,当了录尚书事,可我还是习惯叫他萧令,这是老叫法了。

  咱们要是不趁现在除掉他,以后可就来不及了!

  二位殿下,你们只要坐着油壁车进宫,扶着天子坐上龙椅,发号施令。

  我谢粲等人负责关上城门,拿起武器,看谁敢不听?

  东府里的人,咱们一起把他们绑了,把萧令那大祸害除掉,简直易如反掌!”

  子隆听了,心里有点动摇,想照着谢粲说的办。

  但锵却摇摇头,说:“现在朝廷的兵力都在东府,萧鸾又是东府的镇守,手里握着大军。

  万一他反抗起来,后果不堪设想,这恐怕不是万全之策啊!”

  接着,锵又问:“难道除了这个,就没别的好办法了吗?”

  过了一会儿,马队长刘巨也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悄悄对锵说:“殿下,您得下决心啊!”

  说着还磕起头来,苦苦劝说。

  锵被刘巨这么一说,心动了,决定进宫去。

  可一想到这事儿吉凶难料,家里还有老娘在,得先跟她打个招呼才行。

  于是,锵又掉头回家,找到生母陆太妃,把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

  陆太妃毕竟是个妇道人家,一听这大事儿,吓得魂都没了,连忙劝锵别干。

  这一下子,锵又犹豫了,在家里走来走去,转了好半天。

  天色渐渐晚了,锵还没出门。

  这事儿不知怎么被典签知道了。

  他立马跑到东府去告诉萧鸾。

  萧鸾一听,马上派了两千精兵,把锵家围了个水泄不通。

  锵一点儿准备都没有,只能等着被抓。

  最后,谢粲、刘巨也都被萧鸾给杀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