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222章 杨坚整肃定乾坤 叔陵荒淫乱社稷

第222章 杨坚整肃定乾坤 叔陵荒淫乱社稷

:“我担心一张法律条文,会不小心伤害到老百姓的性命。

  宁可让法律宽松一些,也不能太苛刻。”

  高颎感慨地说:“陛下的仁德,从古到今很少有。

  隋朝的法律宽松简单,一定会成为后代的榜样。”

  果然,隋唐以后,各个朝代的刑法都很简单明了,都是从隋朝的法律这里来的。

  惟郑译被解除官职,回到家中,但还保留着上柱国的官俸。

  这郑译心里那叫一个不痛快,整天满脸失望。

  他心里憋闷得慌,就偷偷叫来道士,弄了些醮章祈福的事儿。

  嘿,也是他倒霉。

  有个婢女被他给打了,这婢女就记恨上了,跑去告发郑译搞厌盅术。

  隋主杨坚知道后,把郑译召进宫来,板着脸问道:“我可没亏待你,你这是安的什么心?”

  郑译一下子就懵了,嘴巴张了张,啥话也说不出来,赶紧跪在地上,一个劲儿地磕头谢罪。

  隋主见他这样,也不忍心处罚他,就下了个命令,让他回家闭门思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郑译没办法,只能乖乖地回去了。

  没过多久,宪司又弹劾郑译不孝,说他和自己的母亲分开住。

  隋主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当下就下了诏书,说道:“郑译啊,你那些好主意,我是一个都没听到。

  可卖官鬻狱的事儿,倒是传得满耳朵都是。

  要是把他留在世上,那就是个不地道的臣子;

  要是杀了他,到了地下也是个不孝的鬼。

  这可咋整呢?

  干脆赐他一本《孝经》,让他好好读读。”

  说完,还派人让他和母亲住到一块儿去。

  你说这事儿闹的,周朝灭亡,郑译可是罪魁祸首。

  隋主呢,也不忍心杀他,还弄出这么个诙谐的诏书,这治国的体统可有点失了。

  不过,后来隋主又重新任命郑译做了隆州刺史。

  郑译到任没多长时间,就上书请求回来治病。

  隋主也没拒绝,还在醴泉宫赐宴招待他,并且答应恢复他的官爵。

  这事儿啊,咱先按下不表。

  那个时候,岐州刺史梁彦光和新丰令房恭懿,治理地方的政绩那可是顶呱呱的。

  皇帝下了诏书,把梁彦光升任为相州刺史,房恭懿提拔为海州刺史,还命令全国的地方官都要以这两人为榜样。

  这么一来,当官的大多都挺称职,老百姓也过得安稳。

  有人就说了:“这梁彦光和房恭懿,确实有一套,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怪不得能得到提拔呢。”

  另一个人也点头:“是啊,皇帝这诏令一下,说不定以后会有更多好官冒出来。”

  过了不久,皇帝寻思着宇文家就是因为势力孤弱才亡了国,得让自己的三个皇子去镇守各方,当作屏障。

  晋王杨广成了河北行台尚书令,蜀王杨秀成了西南行台尚书令,秦王杨俊成了河南行台尚书令。

  同时呢,还和南朝搞好关系,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隋军在边境抓住了南朝陈的间谍,不但不杀,还赐给他们衣服和马匹,送他们回南朝。

  有士兵就问:“将军,为啥要把这些间谍放回去啊?”

  将军笑了笑说:“咱们这是要和南朝交好,显示咱们的大度。”

  可是陈朝那边却不老实,还没禁止对隋朝边境的侵扰,还派了将军周罗睺、萧摩诃他们侵入隋境。

  隋主杨坚知道后,就任命上柱国长孙览、元景山两人当行军元帅,出兵攻打陈朝,还让尚书左仆射高颎来指挥各路军队。高颎领命就往南去了。

  这时候,陈主陈顼去世了,太子陈叔宝继位。

  陈叔宝赶紧把在北边的军队调了回去,还派人到隋军那里求和。

  高颎明白皇帝的意思,就上奏说按照礼数,人家国丧期间咱就别打了。

  高颎跟皇帝说:“陛下,陈主刚去世,咱们此时不宜用兵,还是以和为贵。”

  皇帝点点头说:“你说得有理。”

  隋主果然依了高颎的建议,下了诏令,让军队班师回朝。

  一场本来要爆发的大战,就这么暂时平息了。

  众人看着军队撤回,议论纷纷:“这和谈也好,老百姓又能过几天太平日子了。”

  大家都盼着以后能一直这么和平下去。

  那陈朝因为皇帝大丧,生出了内乱。

  这内乱可闹得不小,好在最后好不容易才平定下来。

  这其中的事也是一番曲折,应该捋一捋。

  陈主顼这人子嗣众多,一共生了四十二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