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238章 杨广谋储寻智援 宇文入关策计谋

第238章 杨广谋储寻智援 宇文入关策计谋

  晋王杨广这个人诡计多端,一心惦记着太子之位,暗中揣摩父母的心思,处处讨好迎合。

  虽然他府里也有几个妾室,但只和萧妃形影不离,其他妾室即便生了儿子,他也不让养,对外宣称自己没有子嗣。

  有一天,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驾临晋王府。

  杨广早就做好准备,府里只留了几个又老又丑的仆人伺候。

  他自己和萧妃穿着粗布衣服,屋里的屏风、帷帐也都换成素色的麻布,乐器上积了灰也不擦。

  隋文帝看了,暗自点头。

  独孤皇后更是高兴,心想:“这孩子节俭,不贪图享乐,真是难得。”

  等皇帝皇后回宫后,杨广又派心腹打探宫中的消息。

  只要有人来晋王府,不管身份高低,他都和萧妃亲自到门口迎接,用好酒好菜招待,临走还送厚礼。

  时间一长,宫里上上下下都夸:“晋王仁厚孝顺,真是难得。”

  隋文帝心里有些怀疑,私下召来相士来和,让他给几个儿子看相。

  来和仔细端详后,回禀道:“晋王眉骨隆起,贵不可言。”

  隋文帝沉吟不语,又召来上仪同三司韦鼎,问道:“爱卿看朕的儿子当中,谁可以继承大统?”

  韦鼎微微一笑,道:“这事全凭陛下和皇后的心意,臣哪敢乱说?”

  隋文帝眯起眼睛,似笑非笑地问:“爱卿不肯明说?”

  韦鼎躬身道:“陛下圣明,心中早有决断,何必让臣多嘴呢?”

  说完便退下了。

  晋王杨广被派去扬州镇守不到半年,就递了折子请求回京面见皇帝。

  也不知道他在奏章里写了什么,竟让皇上痛快答应了。

  他一回京,就做足了表面功夫——在父母面前恭敬有礼,言行谨慎,对朝臣们也是谦虚低调。

  宫里人都私下议论:“晋王殿下真是孝顺懂事,比太子还要知礼数!”

  可没人知道他心里究竟在打什么算盘。

  临回扬州前,他又专门进宫向母亲独孤皇后辞行。

  殿内点着沉香,母子对坐闲话,杨广低头顺目,句句不离“思念父母”“不忍远离”之类的客套话。

  天色渐晚,他该走了,却磨蹭着不肯起身,眉头紧锁,欲言又止。

  独孤皇后察觉异样,问:“广儿,可是有话要说?”

  杨广抬眼扫视四周,皇后明白他的意思,挥手让侍从退下。

  殿内只剩母子二人时,他突然“扑通”跪下,痛哭流涕:“儿臣愚钝不知避嫌,此次回京只因思念父皇母后,可太子却因此生疑,说儿臣觊觎他的位置,想加害于我……”

  皇后眉头一皱:“真有此事?”

  杨广抽泣道:“儿臣远在扬州,太子却日夜伴驾,若他再进谗言,儿臣百口莫辩!

  若哪日赐下白绫或毒酒,儿臣……怕是再也见不到母后了!”

  说完,他伏地不起,肩膀颤抖,仿佛悲伤难抑。

  独孤皇后听得心惊,连忙扶他起来,安慰道:“我儿别怕,有母后在,绝不会让你受委屈!”

  杨广这才止住眼泪,但仍是一副惶恐不安的样子。

  他说到这里,声音哽咽,眼泪不停地往下掉。

  独孤皇后擦泪的手帕已经湿透了,指节因为用力攥紧而发白。

  突然,她狠狠地把茶盏摔在地上,瓷片碎了一地。

  “睍地伐那个畜生!”

  她喘着气,像一头受伤的母兽,“元氏嫁进来时明明好好的,怎么会突然死了?

  一定是他和那些贱婢阿云……”

  说到这儿,喉咙滚动了两下,再也说不下去。

  杨广适时递上一杯温茶,劝道:“母亲,保重身体要紧。”

  独孤皇后猛地抓住他的手腕,指甲几乎掐进肉里,低声道:“你真以为我不知道?

  他院子里那些庶子,生得比猪崽还勤快!”

  她声音压得更低,“上个月东宫的杏仁酪……”

  “母亲!”

  杨广惊呼,又赶紧捂住嘴。

  老妇人冷笑,眼角的皱纹深如刀刻:“我活着他都敢对你下毒,将来……”

  她一把将杨广拽到眼前,呼吸喷在他脸上,“你给我记住,只要我还有一口气——”

  “儿子不敢妄想。”

  杨广伏地磕头,额头贴在冰冷的金砖上,“只求母亲长命百岁。”

  独孤皇后盯着他的头顶,忽然伸手拔下金簪,簪尖在烛光下泛着寒光,缓缓说道:“从明天开始,东宫的膳食,由我宫里的人盯着。”

  杨广的肩膀微不可察地一颤。

  “怎么?”

  老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