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后,众人便在周瑜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开始筹备各项抗曹事宜。大堂内的气氛变得紧张而有序,一场关乎江东生死存亡的大战,即将在这长江之上拉开帷幕……
周瑜神色坚毅地领受了孙权的任命,深知此次抗曹责任重大,使命艰巨。他立刻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凭借着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对江东军队的熟悉,有条不紊地调遣着各路兵马。一时间,江东大地军旗猎猎,马蹄声声,士兵们在将领的指挥下,迅速而有序地向着三江口方向进发,前往那即将成为战场的关键之地安营扎寨。他们砍伐树木,修筑工事,挖掘壕沟,竖起营帐,一切都在紧张而高效地进行着,整个营地呈现出一片忙碌而有序的备战景象。
周瑜安排好军队的事务后,回到住处,心中仍在思索着破曹的良策。他深知诸葛亮智谋超群,对天下局势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独到的见解,于是便立刻派人邀请诸葛亮前来,共同商议这关乎江东生死存亡的破曹大计。
诸葛亮接到来意后,心中早已明晰孙权内心深处对曹操那庞大的兵力依然心存忌惮和疑虑。他沉吟片刻,神色凝重地对周瑜说道:“公瑾,我观孙将军虽已表明抗曹决心,但曹操兵多将广的阴影仍在其心头挥之不去。我们若想让孙将军彻底坚定信念,不妨从双方实力的全面对比入手,深入剖析曹军看似强大外表下所隐藏的种种劣势,以此来开导孙将军,让他明白曹操并非不可战胜,我们江东亦有克敌制胜的把握。” 周瑜听了诸葛亮的这一番话,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仔细琢磨之下,觉得所言甚是有理,犹如在迷雾中找到了一丝曙光。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定连夜前往拜见孙权,以免夜长梦多,影响军心和孙权的决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时,孙权正在府邸内来回踱步,眉头紧锁,满心忧虑。尽管已任命周瑜为大都督领军抗曹,但那曹操百万雄师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的心头,让他难以入眠。正在他焦虑之际,侍从通报周瑜求见。孙权精神一振,连忙命人将周瑜请进来。
周瑜进得堂来,见孙权面色憔悴,便知他正为敌我兵力悬殊之事而烦忧。他上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礼,而后神色镇定地详细向孙权分析起曹军的实际情况:“主公,曹操之兵虽号称百万,看似数量惊人,然实则隐患重重。其一,曹操的军队乃是从北方各地拼凑而来,成分复杂,军心不齐,难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其二,北方士兵不习水战,这在长江之上乃是致命弱点,他们在战船之上站立不稳,晕船呕吐者不计其数,又如何能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其三,曹军长途跋涉而来,早已疲惫不堪,且粮草补给线漫长,极易遭受攻击和截断;其四,如今北方尚未完全平定,仍有后顾之忧,曹操此番南征,乃是孤注一掷之举,一旦战事不利,后方必然大乱。反观我江东,兵精粮足,将士们熟悉水战,且怀着保家卫国的决心,士气高昂。我们占据着长江天险,以逸待劳,只要战术得当,曹操必败无疑。”
孙权静静地听着周瑜的分析,随着周瑜的话语,他的眼神逐渐变得明亮起来,原本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周瑜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颗定心丸,让他心中的忧虑逐渐消散。待周瑜讲完,孙权不禁拍案叫绝,欣喜地说道:“公瑾啊,听你这一番剖析,孤心中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原来曹操这看似强大的军队,竟有如此之多的破绽和弱点。孤深信,有你和诸将士的齐心协力,我们必能战胜曹操,保我江东之平安!” 周瑜见孙权已重拾信心,心中也暗自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只要孙权坚定了抗曹的决心,江东上下一心,这场战争便有了胜利的基础。
周瑜神色凝重地辞别孙权后,独自一人缓缓走在回营的蜿蜒小径上。夜凉如水,月色如水银般洒在地上,映照出他那修长而略显孤独的身影。此时的他,心中却如波涛汹涌的大海一般,暗自思量着一个棘手的问题:“诸葛亮此人智谋太过惊人,在与他的几次交锋中,不难看出他早已洞悉吴侯的心思,且每一步谋划都精准无误,其计谋更是常常高出我一筹。这样的人物,若继续留在刘备身边,假以时日,必成江东的心腹大患。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不如趁早寻个机会将他除掉,以绝后患。” 周瑜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与狠厉,脚步也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
回到营帐后,周瑜的心情依旧难以平复。他在帐中来回踱步,心中反复权衡着利弊。终于,他停下脚步,连夜召鲁肃进帐。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周瑜阴晴不定的脸庞。他深吸一口气,将自己欲杀诸葛亮之事毫无保留地告知了鲁肃,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杀意。
鲁肃听闻此言,顿时大惊失色,脸上满是焦急与不赞同的神情。他连连摇头,苦口婆心地劝说道:“公瑾,此事万万不可啊!如今曹操这贼子尚未被击破,正是用人之际。诸葛亮乃当世奇才,若此时将他杀害,岂不是自断臂膀,自去其助吗?这无疑是将胜利拱手让给曹操啊!况且,如此行事,定会让天下贤士寒心,日后谁还敢来投奔我江东?” 鲁肃言辞恳切,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深知此事一旦发生,将会对江东的大业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
周瑜皱着眉头,面色阴沉,心中虽也明白鲁肃所言不无道理,但对诸葛亮的忌惮让他难以轻易放下杀心。他咬着牙说道:“此人辅佐刘备,其才略必定会帮助刘备迅速壮大势力,这无疑会对我江东的发展形成巨大的阻碍,长此以往,必对我江东不利。” 周瑜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甘和无奈,双手紧紧握拳,显示出他内心的挣扎。
鲁肃见周瑜心意已决,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建议道:“公瑾,我有一计。诸葛亮之兄诸葛瑾如今在我江东任职,手足情深,不如派诸葛瑾前去游说诸葛亮,劝他看在兄弟情分上,共同辅佐吴侯。如此一来,既能避免伤了两家的和气,又能将诸葛亮这等贤才招致麾下,为我江东所用,岂不是两全其美之策?” 鲁肃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他希望周瑜能够冷静下来,采纳这个更为明智的建议。
周瑜听后,心中权衡再三,觉得鲁肃此计确实可行。他缓缓点了点头,说道:“也罢,就依子敬之计行事。但愿诸葛瑾能够说服他那聪明绝顶的弟弟,否则,我终究难安。” 周瑜的语气中虽仍带着一丝疑虑,但也多了几分期待,他希望事情能够朝着有利于江东的方向发展,在这乱世之中,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无数人的命运和江东的未来走向。
诸葛瑾神色凝重地领受了周瑜的命令后,不敢有丝毫耽搁,即刻整理衣冠,匆匆朝着诸葛亮的住处快步走去。一路上,他的心情十分复杂,既有着对兄弟久别重逢的期待,又有着对即将展开的游说任务的忐忑。他深知自己此次使命艰巨,一边是主公的命令和江东的利益,另一边则是血浓于水的手足亲情,如何抉择都让他倍感压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