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读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我在日本当文豪> 第448章 只要出版就能横扫一切的《1Q84》

第448章 只要出版就能横扫一切的《1Q84》

  “嘶——”

  町村信孝倒吸了一口凉气。

  来了,来了。

  北川老师招牌式的文风,《人间失格》那股熟悉的味道它来了。

  读完叙言和前言,町村信孝已经有脊背发凉,双手不知安放在何处的惊恐感了。

  《1Q84》的序言和前言完整表述了北川老师对“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的态度和看法。

  且在这一部分内容里,他把近期采访过的受害者和加害者原原本本的展现给了读者们。

  “某种意义上说,这也算是访谈式纪实类写法吧?”

  町村信孝捏着稿纸喃喃自语道。

  这几天他在电视上看到过永井和风在大肆鼓吹这种罕见的写作技巧。

  说了半天,无非是这种写法难度极高,投入极大,在相对成熟的西方文坛比较常见,在落后的日本文坛很少见。

  永井和风自认为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日本文坛里这类写法的“集大成者”。

  他说的这些东西是真是假,身为政客的永井和风不在意,只会在上面打个问号,然后坐等数据反馈。

  但现在北川老师直接拿了一个样本过来。

  读着《1Q84》,他可以明显感觉到“访谈式纪实类”写法给他带来的冲击力。

  高高在上的町村信孝仿佛能透过稿纸看见那些受害者已经变成麻木不仁的样子。

  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兴趣,如同行尸走肉般活着。

  吃饭,喝水,睡觉,工作,抱怨。

  如此循环往复的糟糕人生,一眼便看到了头,毫无希望可言。

  而那些加害者们,却没事人般坐在监狱的特殊看护室内,有吃有喝,每天只要回忆过往人生就能轻松的活下去了。

  正如北川老师在第一个案例里写的那样。

  受害者明明是事件的受害人,却不得不承受一大堆“次生灾害”。

  因沙林毒气而残疾,导致无法正常工作,不仅得不到社会和身边人的宽容,还要被他们“另眼看待”。

  加害者明明是有过错的一方,却没怎么被指责,没有受到任何实质性的惩罚——

  北川老师不认为把他们抓起来,关在一起,就算是惩罚了。

  如果这样就可以消弭掉他们身上的罪孽的话,北川老师激进的建议:“那不如把所有活不下去的受害者也关起来好了。

  至少这样一来,他们不用再面对如此糟糕的社会环境,也不需要付出大量努力才能吃的上一口热乎的饭菜。”

  字字诛心。

  “唉,这小说还没开始看呢,人的心情就已经变得如此沉重了。”

  町村信孝头一次有点不太敢继续翻阅北川老师的稿件。

  不知道《1Q84》会是一个怎样残忍的故事。

  《1Q84》的第一章:青豆不要被外表骗了。

  “计程车的收音机里,正播放着FM电台的古典音乐节目。曲子是杨娜切克作曲的小交响乐曲《SINFONIETTA》。

  在被卷入塞车阵的计程车里听这种音乐实在很难说适合。

  司机看来也没有特别热心地听那音乐的样子。

  中年司机,就像站在船头观察不详海潮浪势的老练渔夫那样,只能闭口眺望着前方整排不断的汽车行列。

  青豆深深靠在后座,轻轻闭上眼睛听着音乐。”

  这女主角的名字好奇怪。

  町村信孝鼓足勇气看了下去,愕然发现《1Q84》并非他想象的那么残酷。

  小说的开头,那种熟悉的“北川秀风”扑面而来,瞬间让他有些舒爽。

  喜欢北川老师小说的人,几乎都对那风格浓郁的“北川秀式文风”爱得真切。

  自《挪威的森林》后,只有近期的《海边的卡夫卡》又有了那种令人心醉的味道。

  可惜《海边的卡夫卡》更像是一本在日式背景下填充西方文坛内容的小说,看起来就是为了打开更多海外市场而诞生的。

  当然,这不是说《海边的卡夫卡》不好。

  只是比起《挪威的森林》这类日本读者最爱的小说,它有点不够格而已。

  《海边的卡夫卡》在日本本土的销量也佐证了这点。

  在此之前,町村信孝还担心北川秀会延续《海边的卡夫卡》的风格来写《1Q84》。

  现在看来,自己的担心纯粹多余。

  “北川老师还是很懂读者的心思的嘛。”

  回到了他熟悉的“北川秀风”后,町村信孝之前的压抑心情顿时一扫而空。

  《1Q84》以北川秀书粉们最舒服的方式进行了剧情切入,很快就让町村信孝沉迷了进去。

  就是女主角的这个名字:青豆,读起来实在太过拗口和奇怪。

  写成青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