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读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全能大画家> 第588章 回溯

第588章 回溯

殊的代入感。

  艺术创作过程中,经常会有一种感觉。

  当你凝视着一幅作品太久,熟悉它的一笔一画,每一处转折,每一处浓淡,每一处最微小的变化。

  你就会代入进去。

  像是站在阡陌小路的一端,长久的凝视着另外一端一个影子。

  看啊看啊。

  百次千次。

  你就会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直到慢慢的走进了那个影子之中,融为一体,分不清你我。

  这便是艺术的魅力。

  听戏的票友听的多了听的入迷了,入痴了,容易自己就登台下海,分不清是在戏里还是在戏外,说话时都带着戏腔。

  紫砂壶的大师顾景舟极爱康熙年间的制壶高手陈鸣远,研究来研究去,制出来的壶真假难辨,最后他仿出的梅干壶竟然被诸多专家鉴定为陈鸣远传世之器,从而被故宫和南京博物所馆藏。

  《现代启示录》的剪辑师,爱极了镜头下的摄影片段,每天在剪辑室中,看胶片从眼前播过,日积月累之下,竟然把自己当成了导演科波拉,当成了这部电影的主人,偷配了一把钥匙,在下班后偷偷折返公司重新把导演剪辑出来东西删除,自己来剪。

  被科波拉抓住开除后,一把火把胶片给烧了,用信封装着灰烬寄给真的科波拉示威。

  ……

  这些例子中,有些已经开始有了《聊斋志异》里画皮,人鬼难辩般的诡谲。

  严格意义上来讲,最后那个剪辑师把自己当成了导演科波拉,已经是精神问题的一部分了。

  顾为经倒还远远没有到这一地步。

  在他心中,这像是一场猜迷游戏。

  东夏古代的文人,把写诗作赋当成了和友人之间的心智游戏。

  典故,格律,韵脚都考究之极,不光把酒话桑麻、把酒聚亲朋、把酒说天下,听雨歌楼上,听雨客舟中,听雨僧庐下,皆代表了不同的人生心境。

  连每一个字都极为的讲究。

  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春风又到江南岸,春风又过江南岸,春风又绿江南岸。

  思前想后,推敲推敲再推敲,直到那一个字终于对了,合上了主人心意,恰似最后一块拼图被补全,两支铜锣严丝合缝,不差分毫的合在一起。

  在“镪!”的一声脆响之中。

  主人便终于心满意足。

  顾为经现在所做的,就是把这件事反过来。

  绘画是画家的吟诗作赋。

  作品则是艺术家留下传世的诗歌。

  眼前这幅《雷雨天的老教堂》是女画家卡洛尔给他所留下的一道迷底。

  他要拿着迷底反推秘面,去推敲对面的情感。

  就像要拿着“僧敲月下门”推敲出贾岛在静寂的夜晚月下,敲响友人家大门时的心迹,拿着伊莲娜小姐的演讲中那个“42”的答案,去反向回溯宇宙的终极问题。

  诚然。

  顾为经永远都不可能,真正的把自己代入到女画家卡洛尔的创作状态之中。

  他甚至连对方到底是谁,都不得而知。

  空间上他们同在老教堂之中贴的很近。

  时间上他们则一个在2023年,一个在1876年。

  这条阡陌小道的两端,是147年足足五万三千天的距离。

  手中的一切的材料,而今只有阿莱大叔所找到的地下室油布纸所包裹着的传教士日记上的寥寥几行记录。

  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顾为经不可能跨越150年的间隔,靠着几行文字,就成为卡洛尔,回到那个暴雨之夜,感受到她所感受到的心情,目睹她所目睹的世界。

  但解迷的乐趣,恰恰在于未知。

  未知就代表了无限的可能。

  这些云朵、树叶、落雨、烛光,还有伫立在雨水之中教堂砖瓦棱角分明的线条,都分别代表了什么?

  这种短促的笔触是特意的想要追求雨水绵密的质感么?绘画时,她的身体有没有被暴雨所淋湿。

  这种螺旋的线条又为什么要如此处理呢?这种螺旋的表达方式,在今天的作品中已经不算稀奇了,可是在1876年,在印象派都还只是一个模糊的不被认可的概念的时代。

  画布上的处理方式,还是相当新奇的。

  卡洛尔是真的看到了这样的色彩,还是内心的情感的某种激烈的写照?和二十年以后,梵·高笔下的那幅扭曲的星空,是不是有异曲同工的感觉。

  而这些断断续续的线条,又是怎么回事呢?她为什么要开发出这样的绘画语言。

  ……

  顾为经提起画笔。

  他一边慢慢的想,一边慢慢的画。

  窗帘在六月仰光白天的暖风和阳光之中微微舒展,像是舞台飘摇的大幕一般,似露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