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6章 边关急报

  听到文武百官这番话,李世民哪里还会说什么?只是小声冲张牧说道:

  “小牧,现在已经临近年关,眼瞅着就要过年。年后大军开拔出征高丽,朕御驾亲征这事,你看怎么办?”

  “陛下,什么怎么办?你直接提啊。”

  “朕话里话外已经好几次把意思给说了,可文武百官一致反对。按照这态势,朕御驾亲征这事,很可能要黄。你赶紧给想个办法,这是朕最后一次御驾亲征。高丽这个硬骨头,朕一定要亲手拿下。”

  李世民的心思张牧不是不懂,征服高丽,他最热衷的事。只要是隋炀帝干过的事,他都乐意干。比如萧皇后。

  可文武百官反对张牧也能理解,自己现在工作满意,收入稳定,和领导关系也融洽。现在领导要提刀出门跟人家拼命了,这怎么能行?

  那刀光剑影的,万一领导有个三长两短,那自己工作咋办?拍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拍出的职位,就这么黄了?

  老领导没了,肯定要换个新领导,一朝天子一朝臣,新领导还能重用自己吗?

  万一新领导看自己不顺眼呢?那自己的工作,收入岂不是要大打折扣?!

  领导死不死咱不在乎,反正咱就是打工的,可不能影响咱工作吧?

  领导刚答应过段时间给自己升职加薪,万一领导嘎了,升职加薪的事岂不是要泡汤?

  “小牧,明天你来上早朝,朕公开提出这事。你帮朕翘边,一定要说服文武百官。”看到张牧不吱声,李世民赶紧催促。

  “陛下,明天提出不行,文武百官那么多人,我一个人怎么能劝的了?”

  “嘿,你在忽悠朕?当初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陛下,你把心放肚子里,御驾亲征的事,我肯定给你办了。但不是现在,现在指定不行。”

  看到李世民一脸愤怒,眼瞅着就要爆发,张牧赶紧继续说道:

  “陛下,你应该也听说了现在高丽国内的事。泉盖苏文在高丽收税把高丽国内弄的民不聊生,百姓生不如死,他为的是什么?他收那么多税想干嘛?总不是就为了贪财吧?”

  “你的意思是泉盖苏文想用兵?”此时李世民已经听出了一些意思。

  “没错,泉盖苏文就是想用兵。他们南面两个国家已经被他们征服,他们还能对谁用兵?”

  “他想对我大唐用兵?”

  “对,就是想对我大唐用兵。而且很快,快到超出我们的想象。现如今高丽国内百姓哀声哉道,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都被泉盖苏文收了一遍税收。他们对泉盖苏文很是不满,这一点泉盖苏文不可能不知道。想要转移国内的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外战争。现在大雪封山,泉盖苏文没办法,等到积雪融化,泉盖苏文肯定会第一时间集结兵力驻扎在边境线上。”

  李世民不是傻子,张牧刚说完,立马明白张牧是什么意思。

  “小牧,你的意思朕要等?等泉盖苏文大军压境,朕再提御驾亲征的事?”

  “就是这样,自古以来只要是出征都是好大喜功。从我得到的情报来看,高丽最多就三四十万军队。但是,泉盖苏文一定会对外宣称佣兵百万。陛下,你想想看,高丽佣兵百万压境,再加上前隋炀帝三征高丽无功而返的心病,大唐百姓怎么想?文武百官怎么想?到时候陛下你振臂一挥,御驾亲征,还不是水到渠成?”

  已经喝的五迷三道的李世民听到张牧这话,立马放下心来。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努力万分,最后也没有一丝一毫作用。当你放弃时,转机来了。

  这种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李世民不是不懂。

  好事多磨,凡事不要着急。

  接下来的日子,李世民没有再提御驾出征的事,只是一个劲的述说高丽的不是。什么影卫传了什么情报回来,高丽饿死了多少人,冻死了多少人,泉盖苏文就是活阎王,不把高丽百姓当人看,高丽现在就是人间地狱。

  对于这些,文武百官也都听出味来,年后和高丽一战无论如何也跑不了。

  年后就要对高丽用兵,各大报纸纷纷刊登此类信息博人眼球。等到年底,三岁小娃娃都知道要对高丽用兵的事。

  这种主动攻打他国的战事,丝毫没有影响百姓的生活,日子该怎么过还是一如既往的怎么过。

  临近年关,长安街头人头攒动,喜气洋洋,年味很足。看着百姓没有被战事影响生活,张牧很是欣慰。

  这才是一个成熟的民族,这才是一个民族该有的样子,这才是一个民族该有的底蕴。

  美好的时间过的总是很快,转眼过年,大年初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

  就在大家还沉浸在过年走亲访友喜悦之中时,大年初六这天一骑快马从长安城东城门入城,速度丝毫不减,直奔皇宫。

  “大家快看,这是边关斥候。”

  “这个时候斥候怎么来了?还这么着急,难道说边关出事了?”

  “快看斥候手中的黄旗,这是陛下钦点可直奔皇宫的令旗。”

  “不会错的,边关出事了,不然斥候不敢当街纵马。”

  ………………

  一刻钟后,宫中数十小太监出宫。

  半个时辰后,文武百官悉数上朝。

  紧接着就是各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