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大燕宫廷> 第494章 登基大典

第494章 登基大典

  高策看向于明阳,咧嘴一笑,淡然的问道:

  “哦?!”

  “你有异议?”

  “那就说说吧!”

  于明阳拱手说道:

  “大行皇帝一生文韬武略,德行兼备,实乃千古明君!”

  “兴科举,使得大燕文脉愈发昌盛;并天下,将支离破碎的人心重归于一。”

  “如此功业,臣以为,唯有以文字作为大行皇帝的谥号,方才恰当!”

  闻听此言,文武百官都很不理解,毕竟大行皇帝在军事上做出的成绩太出彩了,相比较而言,在文治上作出的贡献往往会让人忽略掉。

  殊不知,自武狩年间起,高晟执掌朝廷中枢近二十九年,大多数时间是用文治上的,只不过继位后的这九年间,统一了天下,完成了军事上的又一大成功。

  高晟留给高策的是一个统一而稳定的国家。

  就在所有人都质疑于明阳的时候,于明阳只是朝着高策拱手说道:

  “大行皇帝陛下,初以武略归天下,终以文德怀远人!”

  听到于明阳说的这句话,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细细品味,只觉得很有道理。

  高策微微颔首,笑着说道:

  “于卿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

  “好,就以文字作为大行皇帝的谥号。”

  闻听此言,于明阳率先回道:

  “陛下英明!”

  其余百官也随之行礼,齐声说道:

  “陛下英明!”

  了结了先皇的所有后事,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新朝的年号。

  不过这件事就不用百官费心了,因为高策已经为自己想好了年号。

  “治平”

  …………

  半个月后,大行皇帝的灵柩抵达燕州城,葬于修建好的帝陵之中,高策下旨,将此帝陵命名为孝陵。

  又过了十日,在十二月十一日这一天,新皇的登基大典正式开始。

  这一天的清晨,风和日丽,天朗气清。

  新皇登基的地点选在皇宫承明殿。

  吉时到,号角声响起。

  便随着威严肃穆的礼乐,高策身着玄色龙纹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身后跟着礼仪侍从,一步一步走向承明殿。

  与此同时,郑植从袖中掏出那份先皇诏照,或者说是传位诏书,朗声念道:

  “大行皇帝遗诏:朕以薄德,嗣守鸿基,仰承太祖之丕图,下赖臣民之拥戴,夙夜兢惕,于兹近十年矣。”

  “惟念神器至重,必付得人,社稷攸关,当择贤嗣。”

  “皇太子高策,仁孝性成,英明夙着,克勤克俭,允协舆情,允文允武,可绍朕志。”

  “兹值春秋鼎盛,传位于皇太子高策,即皇帝位,以承宗庙之重,以定天下人心。”

  “钦此!”

  这封遗诏,便是高策登基的背景音乐,让他的皇帝之位更显得正统合法。

  等郑植树念完,高策已经穿过了群臣,走上了台阶,端坐在龙椅上。

  文武百官下跪行大礼,齐声喊道: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策微微抬手,淡声说道:

  “众卿平身!”

  “谢陛下!”

  百官缓缓站起身来。

  紧接着,高策沉声喊道:

  “朕顺天命,应人心,受父祖托付之重,即皇帝之位,改元治平。”

  “尊皇考为太宗文皇帝,尊母后为文太后,迁居慈云宫赡养。”

  群臣拱手说道:

  “陛下圣明!”

  高策又看向郑植,点了点头说道:

  “开始吧!”

  郑植点了点头,冲着礼乐侍人挥了挥手,礼乐再度响起。

  伴随着礼乐声而来的是邓鸢,此时的她身着玄色凤袍,头戴凤钗,再加上她妖艳魅惑的相貌与身材,高贵典雅之中又透露了几分神秘和诱惑。

  等她跪在大殿中央,郑植从袖中掏出圣旨,高声喊道:

  “宣大燕皇帝诏:朕惟乾健坤顺,阴阳之义斯彰,内治外宁,家国之基可定。”

  “兹尔太子妃邓氏,毓自盛门,幽贤令德,宜正六宫,册为皇后,授凤印,册宝。”

  “钦此!”

  邓鸢叩首行礼道:

  “臣妾叩谢陛下隆恩!”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