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为了早点卖完货,于玲特意跑小区商店那找了块纸壳子,还特意跟人家借马克笔。

  小卖店老板不知道什么叫马克笔。

  “那马克笔没有,水彩笔有吗?就是画画用的,涂颜色用的那种。”

  “哦,画画的水彩笔。

  你早说啊,还整个马克笔,马克笔,别说这名倒是挺洋气。”

  看店的大姐给她拿了自己儿子画画的笔,“给,你这是要写啥?”

  “写个牌。

  这不是家里要收苞米了嘛,我得在家忙几天,这几天就只开门开到上午十半。

  这不是怕我到时候锁了门走了,再有那不知道的来买菜,那不是让人白跑一趟。

  我提前挂个牌子,好让人家知道。”

  这大姐也是店里常客,一听这话,赶紧趴玻璃柜台上跟她确认:

  “就是开一上午呗?每天都开门?”

  这小店才开几天哪,菜新鲜不说,种类也不少,都是新鲜应季菜,虽然量不大,但是跟市场一个价,但是离得近呢,比起走将近半个点的路去市场,她更愿意在家门口买。

  “开,但是就开到上午。”

  开就行。

  “你这得收几天啊?”

  “那我可说不好,怎么也得收个四五天的吧。”

  于玲给这个纸板子剪成长方形,上面用黑笔写上:

  家里农忙秋收,开门时间早上7:00-10:30

  然后给上面扣了俩窟窿眼,找了根绳子系上,就这么挂在门上。

  小区来买菜的人,基本上都识字儿,有那不识字儿的,那大爷大妈们也给宣传了一下子。

  于玲这半天的菜店就这么开着,上午她骑车买菜,到快中午了就骑车回家。

  本来她以为开门时间短,菜会卖不了,没想到不到十点基本上就卖完了。

  她觉得小区的购买力还是很不错的,自己的小店铺根本不够,总有人来了没买到。

  不过她也算了,这片小区算是县城比较大的居民区了,自己的小店铺买卖好,总会有人跟风的,她不着急加货,万一加了货,卖不出去,剩太多就容易亏本。

  她不求大富大贵,多少挣点够花就成。

  连着几天她上午卖菜下午干活。

  那三亩地的棒子老太太跟她掰了三个下午。

  其实按照壮劳力,要是有个大男人,估计一天就掰完了。

  她俩老的老,小的小,再加上不爱干活的于玲,三个下午连掰棒子加砍秸秆,算是快的。

  这会儿棒子都拉到家门口,已经扒了一部分,扒苞米的主力是老太太。

  家门口地方不算大,因为堆了太多大玉米,没地方晒了,只能往平房顶上放。

  这活儿是于玲的,她站在平房顶,用一根绳子,绳子头上系着一个铁钩子。

  老太太在底下给篮子里装满扒掉皮的棒子,她在上面往上拉。

  这会儿她正呼哧呼哧的拉最后一篮子。

  “这活儿真的是废胳膊,我感觉明天这胳膊不能用了。”

  “这才干多点活儿,就哭鸡尿嚎的。”

  门口帮着扒苞米的老婆子跟老太太嘀咕,老太太知道她就是碎嘴,其实没什么坏心。

  打他们那个时代过过得,都看不上她家的小媳妇。

  她自己知道。

  自己一开始也看不上。除了长得好看,啥活都不太行,人还呜呜渣渣的。

  “不过苗苗妈最近看着还成,这孩子看着像样了。”

  老太婆又开始了。

  又开始了!

  于玲知道这老太婆看不上自己,她也看不上她。

  挺大岁数的老婆子了,天天的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

  管好自己得了呗!

  当然,这话她不敢当面说,只敢在心里蛐咕。

  这老婆子挺大岁数,听老太太说,比她还大呢。

  老婆子跟老太太比,那真的是享福的命。

  俩人年轻的时候都吃婆婆气,那是时代的通病,病态的社会缩影。

  结果人家那磋磨儿媳妇的婆婆走得早,后来就娶了儿媳妇,老婆子想给儿媳妇立规矩,结果根本立不起来。

  儿媳妇当家,她不操心不上火的,享乐将近二十年,这会儿开始得孙媳妇的济。

  要不说人比人气死人,什么事儿都得看开了。

  老妖婆得了个好儿子媳妇,能干能挣,才让她有这闲工夫天天八卦。

  于玲每次看见她,就是常规操作:吃了没?喝了没?家去了哈。

  打个招呼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