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老谋深算

下万人之上,历朝历代都极其的重视,以前的朱元璋也不例外。

  但是现在的朱元璋不一样了,他已经知道在不久的将来,洪武朝不仅因为宰相胡惟庸而殃及无数的人,成为历史上最大的大案之一,而他也因此废除了传承了上千年的宰相一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元璋原本想着让李善长辞官归养,不再参和这其中的事情,能够得个太平晚年。

  但没想到,李善长还是不死心。

  在他没有提及中书省和丞相的情况下,李善长在打感情牌的同时,不经意间又提及了丞相一事。

  李善长啊李善长,看来你还是舍不得手中的权势啊,临退前还想要安排一波。

  朱元璋把刚刚同意李善长退隐的话又咽了回去,改口道:

  “善长啊,咱还有个问题想要请教你,如果咱恩准你归乡养老,你觉得谁最适合来做这个中书省的丞相呢?”

  李善长显然是有备而来,不假思索便回道:“臣以为,刘伯温最合适。”

  朱元璋却是摇头:“刘伯温跟你年纪都差不多了,让他做还不如你继续做,况且前几年咱已经问过他,他已经拒绝,咱总不能再厚着脸皮再去问他吧?”

  “那……”

  李善长沉吟片刻,回道:“那中书省参政汪广洋如何,他老成持重,颇有学识。”

  朱元璋并不表态,而是继续问道:“还有别的人选吗?”

  李善长又说了两个,但始终闭口不提现如今风头正劲的胡惟庸。

  “胡惟庸怎么样?”

  朱元璋主动提起胡惟庸,审视的看着李善长。

  李善长却是摆手道:“不妥。”

  “为何?”朱元璋追问。

  李善长回道:“胡惟庸做事偏激进,不计利弊,一心想要建功立业,他若是掌了大权,必定不顾一切想要做一番事业,那样,恐怕会搞不好同僚之间的关系,容易把事情搞僵。”

  朱元璋听着脸上不动声色。

  这话说得艺术啊,明贬暗褒,而且恰好切中了朱元璋想要敢作敢为人才的要害。

  “胡惟庸是你的门生,你的侄子又是胡惟庸的侄女婿,咱觉得胡惟庸还不错,你怎么话里话外都是对他的不满与挑剔呀?”

  李善长回道:“皇上,正是因为胡惟庸与臣牵扯颇多,臣更不赞成他出任中书省丞相,以避朝中非议啊。”

  朱元璋点了点头。

  “好了,咱知道,你先退下吧。”

  “那臣先告退了。”

  李善长退下后,朱元璋却是不禁摇头长叹一声。

  如果不是自己已经知道了历史,定然要被这李善长给算进去了。

  在自己暗示他该退下之后,李善长当即借坡下驴,主动提交了辞呈,并且承认是自己糊涂了,连自个的年龄都记不住了。

  随后又大打感情牌,眼角的一滴泪惹得知道真相的朱元璋都感动到了。

  这一切的铺垫,都是为了中书省丞相一事。

  见自己不提,他又不经意间提了一嘴,引导自己去说这个话题,并且故意不去提胡惟庸,让自己忍不住来提。

  而且提到了胡惟庸之后,李善长话里话外都是对胡惟庸的不满与挑剔。

  因为他知道,他越是这样说,朱元璋才会越放心的去用胡惟庸。

  “善长啊,你还真是老谋深算啊。”

  在不得不提交辞呈的情况下,李善长竟然来了这么一套组合拳,先是瞒天过海,进而来个欲擒故纵,最后再来一个以退为进,从而将他的得意门生胡惟庸推向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明宰相之位。

  如此一来,李善长就算是告老还乡,仍旧可以控制住大明的朝堂,拥有除了皇上以外最强大的话语权。

  如果李善长愿意安心养老,朱元璋也愿意给李善长一个太平晚年。

  可是,权力这个东西真的是让人痴迷,给了李善长的那一天开始,就跟肉一样长在了他的身上,想要割掉,又谈何容易?

  “既然这样,那你就留下了吧。”

  ……

  李善长府中,胡惟庸正在焦急的等待。

  “相国。”

  见李善长回来,胡惟庸连忙迎了上去。

  李善长点了点头,屏退身边人后,道:“惟庸啊,皇上的旨意估计过两日就会下来,你且做好准备吧。”

  “真的?”

  胡惟庸一阵激动,不过他很快又冷静下来:“相国,你真的这么肯定?”

  “呵——”

  李善长轻笑一声,一脸自信的道:“如果老夫连这都估算不对,那真是白当了这些年的相国了。”

  “恩公!”

  胡惟庸终于难掩激动之色,深深拜下……

  ……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