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只觉心里沉甸甸地。
4
孔明一路颠簸,抱病回到成都。刚进爽垲门,忽见众人交头接耳,神色惊慌,好像出了什么大事。
他叫杨仪打听之后才知,原来是都乡侯车骑将军刘琰,正被朝廷押赴市曹斩首。百姓们都感奇怪,不敢相信,纷纷涌向十字街口看个究竟。
刘琰是朝中第三号的大臣,班位只在李严之下,一向都在军中效命。他知兵法,善掌军,能独当一面。孔明常常派他作偏师,他都能据守一方,牵制敌兵,为大军分忧,让孔明放心。
但他性情高傲,又兼好酒,也喜高谈阔论,容易得罪人。前番因进退之争,与魏延不合,二人几乎拔刀相见,孔明用人之际,怕有闪失,便让刘琰且回成都养病,不想竟落得斩首弃市的下场,不知他是犯了什么弥天大罪?
孔明不敢迟疑,急令罗保胜扶他下车,换上快马,他要速去阻刑。无论如何,不能让一员大将,死在刑场之上。
孔明、杨仪、关兴等人马不停蹄、飞也似地赶到行刑之处,却来迟一步,刘琰已经身首异处,倒在血泊之中,
监斩官正是卫尉陈震,他见丞相快马冲来,急忙下阶迎接。但见丞相面有怒色,便知麻烦来了。
果然丞相下马才站定,就望着陈震责问:
“他怎么啦?为什么把他斩了?";
陈震不敢怠慢,急忙站在那里细细回禀起来。
原来刘琰是因为他的妻子胡氏获罪的。那--日胡氏被吴太后留下用膳,后主刘禅劝她饮了一杯酒,就起不来了。她终日昏昏沉沉,半醉半醒,只朝着吴太后傻笑。
吴太后当即慌得没了主意,后主却坚称是他害得人家这般模样。她的丈夫还在军中,一定要吴太后留在后官养治,待她恢复如初,才让她出宫。吴太后不敢违逆后主之意,就允了下来,不料这一留,就留了将近一月。
恰在此时,刘琰从军中回成都养病。他起初得知胡氏是被太后留在宫中,也就不以为意后来不知从何听到,乃是后主灌了美妻一杯酒之后,他那惹人喜欢的妻子,就不愿回来了。
刘琰本性高傲,且又多疑。一听年轻貌美的妻子和年纪相当的后主有暧昧关系,顿时醋海兴波,妒火内生,把脸都气歪了。
但他也奈何不了当今皇上,只是整日饮酒解闷,憋着一口气,等胡氏回来,跟她算帐。
胡氏一回来,他也不问青红皂白,立令手下将她绑在石柱上。一手拿着酒杯,一手脱下自己的鞋子,醉醺醺地迫近胡氏、喝道:
“把这酒喝了!";
胡氏正要解释久留宫中未回的原因,忽被绑在石柱,又见丈夫还要迫她饮酒,就哀声求道:
”妾身实在不能饮酒!";
“啪”地一声,刘琰把酒往那美人面上一泼,骂道:
“人家的酒你能饮,我的酒你不能饮?";
未等胡氏辩解,他又”啪“地一声,把那只厚鞋底重重地打在胡氏粉嫩的脸面上。
胡氏立刻双眼直冒金花,那张嫩脸红肿了半边,嘴角也渗出几丝血迹。
刘琰还不解恨,又唤来五百士卒站在堂下听令,他要他们拿那只鞋,每人挞胡氏一个嘴巴!胡氏听到这话,当即就吓昏过去。
五百士卒望着胡氏那张嫩脸,也都吓呆了,五百士卒,一人打一下,那张嫩脸不就成了血面糊了?
刘琰怒火正盛,抓起那壶酒,一口灌下之后,就令士卒们下手。
士卒们不敢违令,都高高举起那只鞋,朝胡氏的脸打去。但是落到那张粉脸上,却只是轻轻地擦了一下。
尽管士卒们都心存侧隐,但那张嫩脸也经不起五百下轻轻一擦,花容月貌,顿时血肉模糊,不成人面了。
刘琰见状,这才出了--口恶气,又叫士卒把胡氏推出门外,将她休弃,如扔掉--双破鞋--般,毫不怜惜。
胡氏抱着那张血脸,哭诉于吴太后面前,太后不知如何是好。后主见状,又怜又恨,立命卫尉陈震拿下张琰,斩首弃市。
陈震心里清楚,杀一个车骑将军非同小可,他不敢逆旨,也不敢就办。先拿下了刘琰,又把消息悄悄传给侍中郭攸之、董允、费祎,和留府长史蒋琬、张裔,请他们五位权臣出面劝驾阻刑。
五人得知消息,急忙讲官为刘琰保奏。他们都说,国家用人之际,车骑将军不是寻常之人,还请皇上收回成命,等丞相回来再定罪。
不料后主听了这话,竟怒发冲冠,大叫起来。他说他为一国之君,一向大事小事都听丞相的,难道今天朕为一个可怜无辜的女子作主,你们都不允许?
这话一出口,那五位权臣都怔住了,他们还从来没见过后主这般发怒,这般果断要杀一个大将。
陈震见五人保奏不果,就以“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定罪,只是将刘琰革职,贬为庶人,上报请准。
可是后主不准,他看胡氏无辜地被摧残得不成了人样,而且他们之间,不过见了几面,喝了一杯酒,说了几句话而已,刘琰竟然怀疑他们越礼苟且,如此报复一个无辜的女人,这明明是诬上清白,犯大不敬之罪,非要斩首弃市不可,
卫尉陈震无奈,只好遵旨而行。
孔明听了陈震禀报,气得浑身发抖,心里惊叹:这昏君为了一个女人,竟然杀我一员大将!
当即就令杨仪,准备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