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在西苑的水上宴饮,让大学士杜宝撰写《水饰图经》,搜集古时水上游乐的七十二个故事,让朝散大夫黄衮用木头雕制,人物手足能动,栩栩如生;另有钟盘筝瑟,自成音曲。还听说,皇上在景华宫征求萤火,得几斛,夜出游山,放出萤火,光遍岩谷唐俭说着,在激愤之中,并没有掩盖他的羡慕之情。刘文静叹了一口气说:
“听说皇上诏令毗陵通守路道德,集合十郡军队几万人,于郡东南再起宫苑,方圆十二里,内建十六院,比东都的西苑有过之而无不及。又要在会稽造离宫······也不知道要建筑多少个离宫,才能满足,这一砖一石,可都是黎民百姓的血汗啊!\"
唐俭举起杯来,说:
”唉,时逢乱世昏君,我辈之不幸啊!\"
“未必就不幸,或许这正是你我大有作为的时候。”刘文静说。
“刘大人此话怎讲?\"
”唐兄,你这是在和我装糊涂啊!“刘文静说。说着,两人相视而笑。
”唐兄近日可曾见李世民?“刘文静说。
”不见已有相当时日了。“
”你我一道前去如何?\"
“李渊名在图录,难道老兄就不怕受到牵连?”唐俭小声说。
“此乃上天之兆也。”刘文静指了指窗外的李花说。
说着,他们留下银子,下了楼,朝留守府走去。到了留守府,门卫见是唐俭,也不通报,便让他们自己进去了。
唐俭是这里的常客。唐、李两家算是世交,当初唐俭的父亲唐鉴在戎州当刺史时,与李渊的关系很好,以后又同领禁卫。
而刘文静则不然,他是李渊到太原以后才认识的,开头也只是一般的上下级关系,后来,他看准了李世民的才能,主动地往上靠。他是在剿灭甄翟儿的庆功宴上第一次看到李世民的,他简直有点吃惊,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神采奕奕的年轻人,他当时就对老朋友、晋阳宫副监裴寂说:“唐公子,非常人也。豁达神武,汉高祖、魏太祖之徒欤!殆天之启也。”裴寂报以不以为然的一笑。刘文静相信自己的直觉,把希望、把自己一生的荣华富贵都寄托在李家。
以后,刘文静从不同的角度对李世民又有一些了解,知道左亲卫窦琮一向与李世民不和,他流亡到太原之后,常常感到疑虑不安,而李世民却主动地接近他,让他出入自己的卧室,两个人成了亲近的朋友。刘文静想,有这样气度的人必成大事。
唐俭知道李渊不在,便带着刘文静,径直朝李世民的房间走来。李世民坐在案前,却什么书也看不进去,一会儿翻翻《庄子》,一会儿看看《论语》,一会儿又拿起《孙子》,越看越觉得心烦意乱。
回到太原,他的心的确激动过一阵子,可是很快又凉了。云定兴军中他早就待腻了。刚去时看不出毛病,待久了,便发现军中无处不透着腐朽的气息,奖罚不明,有功不赏,军心涣散,每一天都有逃兵,杀一个,逃十个,累禁不止。云定兴却忙着走京城,给宇文大人送礼。当今圣上更是言而无信,雁门勤王有功人员,一个也没有得到赏赐和提升,反而杀了好些发牢骚的有功士兵。
父亲的密信给他带来希望和活力,他急走晋阳,夜上晋祠,暗移轻骑,干得很俐落。他在山上睡了两天,第三天夜里,突然接到父亲的命令,要他火速率众杀回晋阳。原来贼帅甄翟儿纠集数万贼兵正在围攻 x 晋阳城。他的任务是偷袭贼营。当他率领一千骑兵突入敌营,却发现这是一座空营,所有的贼兵正在城下攻城,杀声震天。他原以为父帅是让他偷袭敌营,心里还嫌带的兵少了,现在才明白,他的真正任务是捣毁贼营,扰乱军心。他放火烧了贼营,回兵城下。
这时,李渊已率两千轻骑冲入贼阵,贼阵大乱。甄翟儿大吃一惊,他原以为守军全在城内,没想到会从城外杀出一支这样的队伍。正在举棋不定的时候,他发现了白魁白袍白马的李渊,便放弃攻城,掉头向李渊冲杀过来。于是,数万贼兵把李渊的两千骑兵团团围住。李渊奋力冲杀,贼兵死伤无数,但毕竟敌众我寡,包围圈越来越小。
甄翟儿正想直取李渊,忽见大本营火光冲天,心想来者不善,又不知道城外的官兵到底有多少,无心恋战,想整理队伍,边战边撤。却不料,又是一声呐喊,只见一位小将挺枪冲入重围,他的身后又是一支生龙活虎的骑兵。甄翟儿只好迎战李世民。
这时,贼兵见烧了大本营,官兵又越战越多,越战越勇,早已失去刚才的锐气,包围圈也越来越松,简直有点圈不成圈了。
李渊看时机已到,便示意身边的胡标向城楼方向连发三箭。
飕飕飕,三根带着火球的箭刚刚飞向夜空,那边紧闭的城门,“哗”地一声响,隋兵像潮水一般地涌出来,杀声连天。王威、高君雅身先士卒,一路高喊着,杀将出来。甄翟儿哪里料到这一着?顿时,贼阵大乱。官兵里应外合,越杀越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甄翟儿见大势已去,正想遁去,却被李渊一箭射中,翻身落马,还来不及动一动,就被溃退的贼骑踏成肉泥。
这一仗打得干脆俐落,实在给李世民前所未有的振奋,他原以为父亲会乘胜整肃境内,明振军威,以图大业。没想到父亲却又开始沉酒酒色,总是说:
“胜利未必就是好事,圣上多疑,且我李氏名在图录,其势如剑悬于上,稍有不慎,即惹杀身之祸。”
这话说得人很着急,也很扫兴,剑悬于上,难道就不能躲开?难道就坐以待毙?更何况,主上无道,盗贼蜂起,这正是取而代之的大好时机,却这么一味地愚忠怕死,何时是个了结?
有时,最亲近的人反而感到最陌生。李世民对李渊正是这种感觉。他对父亲越来越感到陌生,越来越感到不可理解。
晋祠的那个夜晚,李渊酒后露真言,可惜李世民没有听清楚。前几天下雨,他为了排遣心中的烦闷,登上晋阳城楼。雨洗净了天空,龙山仿佛就在眼前,山上树木,历历在目,然而当你想认真看一看时,却又树生云霞,木起烟雾,山色朦胧,变幻莫测。他突然感到这龙山就像父亲,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