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千门36天局> 第5章 大谋于心

第5章 大谋于心

,仿佛很亲近,可是一旦你要认真看,却怎么也看不清。这正是他的苦恼所在。李世民听到脚步声时,唐俭和刘文静已经跨进书房的门槛,他连忙起身相迎。

  “好雅致的去处啊!\"

  刘文静说着,目光一扫,把整个书房扫了一遍。只见四壁图书,琳琅满目,案上几本翻开的经籍,看来李世民正在用功读书。更引人注目的是案头上的那副对联,上联是”学问无涯,曾三颜四“,下联是”光阴有限,禹寸陶分“。刘文静暗暗吃惊,说:

  ”如此好字,出自哪位名家之手?\"

  “此乃公子所书。”唐俭笑道。

  “请刘大人指教。”李世民说。

  刘文静再仔细一看,说:

  “公子所书,大有王羲之的丰采,其笔力不在钟繇、张芝之下,飞白之处,更见鬼斧神工。了得了得!\"

  刘文静说的不是一般的恭维话,书法他也很内行,他从李世民的书法中,看出一股英豪之气,他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刘大人过奖了。不过世民所学确是王羲之的书法。学书者,先须知有王右军绝妙得意处。真书,乐毅论;行书,兰亭;草书,十七帖。“

  ”公子有何体会?\"

  “窃以为,字以''神''为精魂,只有''思''与

  ''神''会,同乎自然,才能求得化境。”\"精辟,精辟。“

  ”再则,字乃案上之书,世为心中之字,写字经世,其道一也。“

  ”尔等讨论书法,唐俭喝酒去也。“唐俭又笑道。说着,却在书案前坐了下来,随手拿起《庄子》:”公子又读《庄子》,又读《论语》,出世乎,入世哉?\"

  “入即出,出即入,圣人之道,以出为入,以人为出。心系天下,则出入自然。”李世民说。

  “妙,妙极了!”刘文静击掌而赞。

  “坐而论道容易,真做起来就难了。”李世民转而黯然道。

  “公子有何难处?”唐俭、刘文静吃惊道。

  “难就难在不好说。有些事。..... \"

  ”公子难道还信不过我等二人,有何难处,直说无妨,文静得效力之处,当尽力而为。“刘文静说。

  ”公子但说不妨,刘大人乃铮直之士,不说,反倒显得见外了。“唐俭也说。

  两个人都真诚地看着李世民。李世民说:

  ”不是信不过二位大人,只是这里不是说话的地

  方。“

  ”那就到难老泉去,边喝边谈,如何?“唐俭说。”如此甚好。“

  说着,三人从李世民的书房走出来,不料在回廊上碰到李渊与刘世龙从外面走来,李渊看到唐俭刘文静,兴致勃勃地说:

  “二位大人来得正好,我那新进的三勒浆,正愁着没人喝哩!\"

  三个人只好又跟着李渊走了进来。

  李渊命在花厅摆好酒席,除了三勒浆,还有玉露团,乳酿鱼,红罗丁等,全是胡风胡味的,唐俭大叫其绝,说:

  ”这乳酿鱼是用羊奶烧的,味道极美。红罗丁乃牛羊奶脂加鸡血丁制成,这盘色泽鲜艳,有一个好名字,叫''逡巡酱'',系鱼片与羊肉片拌酱猛火快炒而成。..... \"

  “今天有了唐俭,吃起来就更有味道了。”李渊笑道,说着便叫沓玉拿出箜篌,来几曲胡歌,给大家助兴。

  李世民正想起身告退,却被坐在一边的刘世龙按住。

  “我也来唱一段胡曲,为诸位助兴。”酒过三巡,唐俭来了兴致,他拿过沓玉的箜篌,居然能弹能唱。唐俭唱的其实也非真正的胡歌,只是用胡调来唱民歌而已。然而却唱得很有胡腔胡韵: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出入援郎臂,蹀座郎膝边。

  这是一首情歌。征人临行之际与妻子相为赠答。这本来是大家都熟悉的民歌,被他用胡调一唱,倒勾起了许多无端的离情别绪。众人高声叫好。

  开皇年间,突厥与中原友善,唐俭常常出游塞外,结交了不少胡人朋友,也学了不少胡语胡歌。当然,他没有想到,十几年后,他将担任大唐的使者,出使突厥,完成一件重大的使命。他做事情只是随着自己的兴致,就像现在,想唱歌就唱歌,也不计较身份地位。

  “快快给唐大人斟酒,连斟三杯。”李渊对沓玉说。

  “我也来一曲。”刘文静说,他接过唐俭手中的箜篌,居然也能唱出一曲胡歌,而且有别于唐俭,少一点羊奶味,多一些文人腔。只听他唱道:

  高高山头树,风吹落叶去。

  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

  刘文静的歌,如风入峡谷,悲凉苍劲。众人又是一片叫好。沓玉不待吩咐,便给他斟了三杯酒。刘文静喝罢,感叹地说:

  “战乱不止,民众之大苦矣。综观历史,胡汉和战相间,然以我之见,胡汉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